药理学-(第二版)
本书特色
[
药理学是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与护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应用型桥梁学科,是研究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药理学(第二版)》的前修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医学基础课,后续课程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护理学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常用药动学参数对合理用药的意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训练学生基本的用药护理能力和技能,如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监测和防治措施、合理用药咨询和宣教等,使护理人员承担起药物治疗实施者和监护者的重任,在确保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
目录
目录CONTENTS第1章 药理学绪言 1第2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7第1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7第2节 药物的量效关系 10第3节 药物作用机制 12第3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6第1节 药物的跨膜转运 17第2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17第3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22第4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8第1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28第2节 机体因素 30第5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 34第1节 传出神经的分类和递质 34第2节 传出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35第3节 传出神经受体的分类、分布及生理效应 36第4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38第6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抗胆碱酯酶药 40第1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40第2节 抗胆碱酯酶药 42第7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46第1节 M受体阻断药 46第2节 N受体阻断药 49第8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52第1节 α、β受体激动药 52第2节 α受体激动药 55第3节 β受体激动药 57第9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59第1节 α受体阻断药 59第2节 β受体阻断药 61第10章 局部麻醉药 64第1节 局部麻醉药的基本药理作用 64第2节 局部麻醉药的给药方法 65第3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 66第11章 镇静催眠药 68第1节 苯二氮?类 68第2节 巴比妥类 70第3节 其他类 71第12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74第1节 抗癫痫药 74第2节 抗惊厥药 77第13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80第1节 抗帕金森病药 80第2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84第14章 抗精神失常药 88第1节 抗精神病药 88第2节 抗躁狂药 93第3节 抗抑郁药 93第4节 抗焦虑药 96第15章 镇痛药 99第1节 阿片受体激动药 99第2节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103第3节 其他类镇痛药 104第4节 阿片受体阻断药 105第16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 108第1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108第2节 抗痛风药 113第17章 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117第1节 中枢兴奋药 117第2节 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119第18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121第1节 促凝血药 121第2节 抗凝血药和抗血栓药 123第3节 抗贫血药和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125第4节 血容量扩充药 127第19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 130第1节 H1受体阻断药 130第2节 钙剂 132第20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134第1节 助消化药 134第2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135第3节 止吐药与促胃肠动力药 138第4节 泻药与止泻药 139第5节 肝胆疾病用药 141第21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43第1节 平喘药 143第2节 镇咳药 146第3节 祛痰药 147第22章 子宫平滑肌收缩药和舒张药 149第1节 子宫平滑肌收缩药 149第2节 子宫平滑肌舒张药 151第23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153第1节 利尿药 153第2节 脱水药 157第24章 抗高血压药 161第1节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62第2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162第3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 166第4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169第25章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173第1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174第2节 利尿药 175第3节 β受体阻断药 176第4节 正性肌力药 177第5节 血管扩张药 181第26章 抗心律失常药 184第1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和分类 184第2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85第27章 抗心绞痛药 191第1节 硝酸酯类 191第2节 β受体阻断药 193第3节 钙通道阻滞药 193第28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96第1节 调血脂药 196第2节 抗氧化剂 199第3节 多烯脂肪酸类 199第4节 保护动脉内皮药 200第29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202第1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 202第2节 盐皮质激素 207第3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激素抑制药 207第30章 甲状腺激素类药和抗甲状腺药 211第1节 甲状腺激素 211第2节 抗甲状腺药 212第31章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217第1节 胰岛素 217第2节 口服降血糖药 219第32章 性激素类药 223第1节 雌激素类药和抗雌激素类药 223第2节 孕激素类药和抗孕激素类药 226第3节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228第4节 避孕药 229第33章 化学治疗药物概论 231第1节 化学治疗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术语 231第2节 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232第3节 化学治疗药的耐药性 233第34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35第1节 青霉素类 235第2节 头孢菌素类 237第3节 新型β-内酰胺类 239第4节 β-内酰胺酶抑制药 240第35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多肽类抗生素 242第1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42第2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43第3节 多肽类抗生素 244第36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46第37章 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氯霉素 249第1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249第2节 氯霉素 250第38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252第1节 喹诺酮类 252第2节 磺胺类药和甲氧苄啶 254第3节 其他人工合成抗菌药 257第39章 抗结核药 260第40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265第1节 抗病毒药 265第2节 抗真菌药 267第41章 消毒防腐药 270第1节 概述 270第2节 常用消毒防腐药 271第3节 消毒防腐药的选择 274第42章 抗寄生虫药 276第1节 抗疟药 276第2节 抗阿米巴药和抗滴虫药 279第3节 抗血吸虫药和抗丝虫药 280第4节 抗肠蠕虫病药 280第43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283第1节 概述 283第2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285第3节 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 288第44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290第1节 免疫增强药 290第2节 免疫抑制药 291第45章 解毒药 294第1节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解毒药 294第2节 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 296第3节 重金属及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 296第4节 有机氟农药中毒的解毒药 297第5节 蛇毒中毒的解毒药 297实验指导 300实验1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00实验2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01实验3 药物对家兔瞳孔的影响 301实验4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 302实验5 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304实验6 氯丙嗪和阿司匹林对动物体温的影响 304实验7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 305实验8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 306实验9 糖皮质激素对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307实验10 链霉素急性毒性反应及氯化钙的解救作用 308实验11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 308参考文献 310药理学教学标准 311自测题选择题参考答案 322
封面
书名:药理学-(第二版)
作者:马瑜红
页数:323
定价:¥49.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030553034
PDF电子书大小:13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药理学-(第二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