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古汉语词汇纲要

前言

[

  汉语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汉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产生了许多变化。汉语的词汇也是如此,几千年来,除了一些基本词汇保持不变外,汉语词汇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试拿甲骨文、先秦诸子、六朝笔记、唐代变文、宋儒语录、元代杂剧、明清白话小说的一些片断来比较,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们的“面貌”不同,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就是词汇。古代的一些作品,今天看不懂了,□主要的因素也是词汇。所以,研究汉语历史词汇,对于我们研究汉语的发展历史,以及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但是,我们对汉语历史词汇的研究做得还非常不够。□□,对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词汇的面貌,还处在若明若暗的状态。先秦和西汉词汇的研究,前人给我们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搞清楚。至于东汉以下,就以往的研究来说,几乎可以说是空白。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六朝到明清的词语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初始阶段。第二,对于汉语历史词汇的系统的、理论的研究,则显得更加薄弱。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汉语音韵和汉语历史语法的研究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有深远影响的著作,而在汉语的历史词汇的研究方面,还没有出现过一部系统的《汉语词汇史》和《汉语历史词汇学》(王力先生的《汉语词汇史》即将出版,我们期望它给汉语历史词汇的研究以巨大的推动)。

  而这两方面的不足又是相互影响的。由于对汉语历史词汇的面貌了解得不够,所以对汉语历史词汇的系统的、理论的研究就缺乏坚实的基础;由于对汉语历史词汇没有系统的、理论的研究,对汉语历史词汇的具体研究也就只能有量的增加,而不能有质的飞跃。

  所以,要把汉语历史词汇研究推向前进,就必须在两个方面同时做工作。首先要对从先秦直到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词语一个一个地搞清楚,对汉语各个时期的词汇的面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但也不能等这方面的工作做完了才来对汉语历史词汇作系统的、理论的研究,而是应该和□□方面的工作同时进行。也许,在开始的时候水平会不太高,也会碰到种种困难,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总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近年来,对汉语历史词汇作理论上研究的逐渐多起来了,尽管这些研究多半还属于探索的性质,各人的看法也不尽一致,但这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都是通过探索、讨论而趋向成熟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把这部讲稿整理成书,参加同行的讨论。

  这部讲稿是我1983年为北大中文系汉语专业的学生开设“古汉语词汇”课而写的。1986-1987年,在给中文系汉语专业研究生讲课时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这次整理成书,又作了一次较大的改动。

]

内容简介

[

 《古汉语词汇纲要》的另一个意图是在汉语历史词汇的研究中努力把传统训诂学的成果和现代语义学的理论结合起来。我国传统训诂学在词汇研究方面有丰富的成果,在词汇理论方面也不乏精辟的见解。但这些成果大多比较零散,而且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对传统训诂学进行总结、整理和创新,而不能墨守传统训诂学的条例和方法。

]

目录

前 言
□□章 训诂学、语义学、词汇学
□□节 我国传统训诂学的成就及其不足
第二节 现代语义学对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启发
第三节 建立汉语历史词汇学
第二章 词和词义
□□节 词
第二节 词义
第三节 义位
第四节 义素
第三章 词义的发展和变化
□□节 词义发展变化概说
第二节 词的本义
第三节 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
第四章 同义词
□□节 同义词、近义词、等义词
第二节 泛指、特指、浑言、析言
第五章 反义词
□□节 反义词
第二节 反训
第六章 词汇和语音的关系
□□节 前人对音义关系的探求
第二节 关于同源词的研究
第七章 词汇和文字的关系
□□节 异体字
第二节 同形字
第三节 假借字
第四节 区别字
第五节 同源字
第八章 词汇和语法的关系
□□节 由语法关系而造成的词义变化
第二节 词的转化
第三节 词汇变化对语法的影响
第九章 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
□□节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概况
第二节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方法
第十章 汉语的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
□□节 义位的结合关系
第二节 词在语义场中的关系
第三节 词的亲属关系

封面

新书--古汉语词汇纲要

书名:新书–古汉语词汇纲要

作者:蒋绍愚

页数:291

定价:¥28.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100043670

PDF电子书大小: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新书–古汉语词汇纲要》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