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像的时代-面对死亡的人-上卷
本书特色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中兴起了新的学科——死亡学,而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1977年所著《面对死亡的人》一书则起了开创性的作用。该书展现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阿里耶斯的著作奠定了一套对死亡观的话语解释系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阐释、修正和取舍的基础。上卷包括两个部分、五个章节,分别研究了历史上面对死亡态度的演化,教堂中的圣墓,来世观念与末日审判,葬礼的变迁以及墓地的雕像。
]
作者简介
[
菲利普·阿里耶斯(1914—1984).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法国社会传统》、《历史的节拍》、《儿童的世纪》、《面对死亡的人》等。他的《儿童的世纪》(1960)用社会历史学的方法论对儿童史与十八世纪欧洲近代社会史的关联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与分析,从而被视为儿童与家庭历史研究的开创者。其《面对死亡的人》(1977)则开创了死亡学历史研究的新篇章。
]
目录
前言**部分 人皆会死 **章 被驯服的死亡 预感死之将至 暴卒 圣徒之死不同凡俗 仰卧而去:通俗的死亡仪式 公众性 史之留痕:二十世纪的英国 十九、二十世纪的俄罗斯 死者入眠 繁花似锦的花园 听天由命 被驯服的死亡 第二章 圣陵旁,教堂中 圣人的庇佑 公墓成镇,墙内安葬 墓地:”教会的怀抱” 被诅咒的葬法 教规:教堂内严禁下葬 习俗:教堂即墓地 堂院与藏骸所 集体墓葬坑 骸骨堆 敞开的大墓地 避难所与居住地广场和公共场所 教堂取代圣人 哪座教堂? 教堂的何处? 何人葬入教堂?何人葬入墓地?图卢兹的例子 英国的例子第二部分 自身之死 第三章 死的时刻生的记忆 来世说,心态的标识 *后的登基 末日审判,生命之书 生命终结时的审判 关于死的种种母题 传教方针的影响?死亡率过高? ……注释
封面
书名:卧像的时代-面对死亡的人-上卷
作者:阿里耶斯
页数:414
定价:¥35.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100109444
PDF电子书大小:5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