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中欧法制史研究的对话
本书特色
[
本辑《法国汉学》重点关注的是“国家科学”(the science of state),或者说是18—19世纪德国所谓的“国民经济学”(kameral-wissenschaften)。正如目录所示,本辑主要聚焦于近代欧洲和中华帝国晚期的法律和司法,以及当时国家法律知识与实践领域的演进。
本书汇集的11篇论文,主要来源于2012—2013年度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effo)举办的“历史·考古·社会”系列学术讲座。该年度的讲座,主要针对15—20世纪近代欧洲和中国的国家行政、法律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若干场讨论。其余5篇,则选自2013年6月在日内瓦大学召开的国际讨论会上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围绕该会主题,这几篇文章探讨了欧洲、中国和日本在前现代时期刑事司法审判中的刑讯问题。
]
内容简介
[
本书汇集的11篇论文, 主要来源于2012-2013年度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 (EFFO) 举办的“历史·考古·社会”系列学术讲座。该年度的讲座, 主要针对15-20世纪近代欧洲和中国的国家行政、法律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若干场讨论。其余5篇, 则选自2013年6月在日内瓦大学召开的国际讨论会上
]
目录
序导言法律、法规与地方社会 16至18世纪欧洲“外来者”(etranger)的身份和权利——围绕司法概念和社会实践的思索 旧制度下法国官职的捐纳:公共借贷抑或腐败 18世纪清代苏州商业诉讼中的法律多元 止争与训民:19世纪判牍文集中的几个例子 民间文献与明清法制史研究 清代民国北京会馆公产及其争讼——以碑刻为主的考察中华旧律的精神与实践 中国法传统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与法律规则 “天人合一”思想在明清司法中的实践及其终结——《清代的死刑监候》后思 孙存案与明代中后期的法律知识 18—20世纪帝制中国晚期的因疯杀害尊亲属罪 清代档案视角下的京控制度旧制度下的司法刑讯及其转型:西欧、中国、日本 痛苦的折磨与犯罪证据:16世纪日内瓦司法审讯的实践 晚明判牍与小说资料所示的刑讯原则及效用争议 酷刑机器与身体上的技术:特蕾西亚刑法典(1769) 转型中的日本法和刑讯(1868—1880) 必要之恶?刑讯温和提倡者之今昔
封面
书名:罪与罚:中欧法制史研究的对话
作者:陆康,孙家红,柴剑虹主编
页数:325
定价:¥66.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101104141
PDF电子书大小:13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