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的比较研究:一个社会认识教育论的视角:between Chinese and Ja

节选

[

将社会课视为新课程品德与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传统资源。从社会认识教育论的角度,挖掘“社会”学科自身所蕴涵的价值及丰富的经验资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对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作出了历史性、发展性的梳理,就小学社会课的建立与发展、基本原理、课程目标、知识基础、教科书、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比较分析。 指出了社会课及影响社会课本质界定的内在和外在特征与规律,以及社会课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尤其是国家、社会、公民等基本关系范畴在社会课中的逻辑体现,丰富了我国社会课课程研究的理论,填补了比较教育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并对我国新一轮基顾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综合文科课程的建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本书特色

[

日本官与民之间所形成的制衡关系决定了“社会”具有别于“道德”的特性。明确社会课是在为儿童提供面对社会现实,结合对社会知识的理解,体验主体判断、态度形成和参与社实践机会,并启发儿童在一定的社会问题情境中,对人在知识参与下的实践行动的价值进行反省,形成作为民主社会中市民所需要的社会态度。从而,在不否认社会课所具有的伦理性的同时,确保其作为日本民主社会建设的核心课程的学科地位。
我国长期以来所积淀的社会自我意识以及所肩负的品德教育使命,使我们在确立品德与社会课程时,缺乏从“社会”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视角,对品德社会课程进行理论建构。事实上,社会认识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得以科学化和合理化的重要依据。
社会认识不仅包括社会性知识,更包括为获取社会知识所进行的认识活动。而社会认识的价值性和超前性,决定了认识主体的社会素养要具有判断、抉择、实践和创造能力。故我们要重视人格发展中的社会性发展。而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需要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
社会认识的对象是人、人的活动、人的创造。相应地社会理解的对象就是“人已是什么”——“知识型社会理解”、“人应该是什么”——“价值型社会理解”、“人可能是什么”——“实践规范社会理解”。
社会课教学的知识层次和性持分为:事实叙述知识、事实说明知识、个别评价知识、概念说明知识、一般评价知识和规范知识。由此,构成七种社会课教学类型:事实灌输型、概念注入型、概念探究型、价值注入型、价值理解型、概念价值注入型、概念价值探究型。

]

内容简介

[

本书对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作出了历史性、发展性的梳理,就小学社会课的建立与发展、基本原理、课程目标、知识基础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比较分析。

]

作者简介

[

郭雯霞,山西人,女,1967年生。教育学博士。现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室,从事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主要从事社会课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及中日两国比较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

目录

引言**章 社会课范式(一):生成 **节 社会课的生成条件——以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视角 一、国家与社会 二、知识与权力 第二节 中国社会课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国民社会+公民社会 一、社会自我意识:国家和社会同构互解 二、民国:中国社会课的原创 三、现代中国:中国社会课的重建 第三节 日本社会课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国民社会+市民社会 一、日本社会课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日本小学社会课范式各阶段历史特性 小结第二章 社会课范式(二):社会课教育的内核 **节 社会认识论——社会课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什么是社会 二、社会课教育的哲学基础——社会认识论 三、社会认识的心理学思考 第二节 中国社会课的社会认识教育分析 一、1992年版《小学社会教学大纲》:以适应社会为核心的知识本位 二、2002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体验和探究社会为核心的经验主义 第三节 日本社会课的社会认识教育分析 一、日本社会认识教育的提出 二、社会认识教育是市民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如何进行市民素质培养 不结第三章 社会课范式(三):知识基础和结构 **节 社会课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一、社会课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二、中国:一种视角 三、日本:多元视角 四、反思与新视角 第二节 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的结构分析 一、综合课程意味着什么 二、中国小学社会课程结构特点:综合主题式 三、日本小学社会课课程结构特点:社会领域系统合型 小结第四章 中日小学社会课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分析 **节 课程目标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一、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 二、课程目标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小学社会课课程标准文本分析 一、我国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准文本分析 二、中国建构期的小学社会课课程标准文本的特点 第三节 日本小学社会课课程标准文本分析 一、日本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特征 二、日本现行小学社会课程标准文本的特点 第四节 有关社会课课程目标的若干探讨 一、课程目标的社会学视角分析 二、课程目标的文化学视角分析 ……第五章 中日小学社会课教科书的比较与分析第六章 中日小学社会课教学的若干基本思考结语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封面

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的比较研究:一个社会认识教育论的视角:between Chinese and Ja

书名: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的比较研究:一个社会认识教育论的视角:between Chinese and Ja

作者:郭雯霞

页数:283页

定价:¥38.0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7-01

ISBN:9787105070701

PDF电子书大小:4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的比较研究:一个社会认识教育论的视角:between Chinese and Ja》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