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稿(第二版)
节选
[
**章 教学论逐步科学化历程的基本线索
**节 从个别的教学思想、论著到形成独立的学科
在我国,至少在公元前6世纪的孔子著作里,就已经发表了许多精辟的教学论思想。例如,“学而时习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等等。在西方,古希腊智者学派(亦称诡辩派,公元前5至前4世纪),以传授知识为职业,也发表了许多关于教学的言论。例如,“对于学习,天禀和练习是同样的需要;我们应从少年学起。”“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学习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的深度,便不会在灵魂中生根。”以上这些言论,虽然还只是分散的、个别的,但都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教学论的萌芽。
到了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产生了我国教育史上的、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光辉著作《学记》。它已经相当广泛地说到了教学的作用、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等问题,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它已经达到了理论自觉性的相当的高度。它说:“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这就是说,教学的成功和失败,都是有原因和条件的。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必须研究和掌握这些原因和条件。在此稍后,罗马的昆体良(35~95)撰写了《雄辩家的教育》一书,被誉为古代西方的**部教学法论著。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新中国**部受国家教育部委托编写的教学论专业教材,供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类专业使用。本书自1985年初版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对提高师范生素养和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典性的教学论专业教材。
]
作者简介
[
王策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顾问。安徽省潜山县人,1928年10月15日生。195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新中国建国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主要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思想理论;后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学。长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论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等工作。主要论著有:《教学论稿》(专著)、《教育论集》(专著)、《教学认识论》(主编)、《教学实验论》(主编)、《现代教育论》(合作主编)、《基础教育改革论》(合著)。
]
目录
**章 教学论逐步科学化历程的基本线索**章 教学论逐步科学化历程的基本线索 **节 从个别的教学思想、论著到形成独立的学科 第二节 与心理学建立起联系 第三节 “新教育”的出现和两大派的长期论争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题第二章 当前世界范围教学论科学化的新探索 **节 共同的背景和课题 第二节 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和理论主张 一、赞科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 二、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优化理论 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 四、美国“恢复基础”教育运动 五、程序教学及其他 六、暗示教学 第三节 几点概括的认识 思考题第三章 为教学论的进一步科学化而努力 **节 我国近、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若干历史特点 一、四种教学体系发展交错 二、全面学习苏联教学理论 三、独立探索和挫折 四、新的开端 第二节 进一步明确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坚持研究教学的客观规律 二、坚持理论科学的性质 三、防止与心理学脱节或混淆 四、防止与哲学认识论脱节或混淆 第三节 进一步改进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一、要在克服简单化的斗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二、要研究事实,充分占有材料,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三、要重视开展教学实验 四、应该肯定推论一验证,把它作为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之一 五、要认真提高总结经验的水平 六、正确实行“古今中外法” 思考题第四章 教学的基本概念 **节 教学概念的定义 一、教学的产生和语源略考 二、怎样给教学下定义 三、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的统一的活动 四、把握教学共性和多样个性的统一 第二节 教学的作用 一、教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 ……第五章 教学过程第六章 教学原则第七章 课程的历史发展第八章 课程的本质和结构第九章 课程设计的方法第十章 教学方法第十一章 教学手段第十二章 教学组织形式第十三章 教学效果的检查附录
封面
书名:教学论稿(第二版)
作者:王策三 著
页数:423
定价:¥19.7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107189074
PDF电子书大小:11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教学论稿(第二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