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金属作为模型体系探究组织-性能关系-中文版
本书特色
[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作为模型体系探究组织·性能关系(中文版)》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精心选择并组织的研究实例增添了读者的兴趣。与以往仅讲授固体物理和固体化学不同,它包含了材料科学的核心知识体系,并对通过模型分述材料显微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结构上注重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自学。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作为模型体系探究组织·性能关系(中文版)》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入门教材,也可作为本科阶段、甚至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通用参考书。它介绍了晶体学、点阵缺陷、组织分析、相平衡、相变和力学性能等,还包含了适合于初学者的拓展性内容。
]
目录
译者序为中文版发行所做的序言前言致谢和深深的敬意第1章 引言1.1 材料的概念1.2 金属的定义1.3 模型和实验1.4 桥接长度尺度1.5 认识自然,科学的作用:想象、探索和模型第2章 原子的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2.1 质子、中子和电子2.2 卢瑟福模型(1911年)2.3 玻尔模型(1913年)2.4 波或量子力学模型(海森堡/薛定谔,1926年)和量子数2.5 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原子构造原理”2.6 电子概率密度分布形状参考文献第3章 固体中的化学键与材料性能的探索3.1 引力和斥力、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3.2 成键模型评述3.3 离子键与晶格能以及马德隆常数3.4 共价键3.5 金属键3.6 范德华键3.7 氢键参考文献第4章 晶体学4.1 晶体几何学4.2 元素的晶体结构4.3 合金、固溶体、有序固溶体以及化合物的概念4.4 固溶体及化合物4.5 晶体结构的确定、x?射线衍射分析4.6 极射投影4.7 多晶体织构、极图、反极图和取向分布函数4.8 非周期性晶体参考文献第5章 晶体缺陷和晶格缺陷5.1 点缺陷(零维): 热空位和组分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和反结构原子,肖脱基空位和弗兰克尔空位5.2 线缺陷(一维)、刃型与螺型位错5.3 面缺陷(二维):晶界、孪晶界、堆垛层错和反相畴界,共格界面和非共格界面5.4 体缺陷(三维):第二相颗粒和孔隙参考文献第6章 显微结构分析、晶格缺陷分析、光学与电子显微以及x射线衍射方法6.1 透镜6.2 成像6.3 (反射式)光学显微镜6.4 科勒照明法6.5 分辨力6.6 光学显微镜的明暗场与其他成像技术6.7 透射电子显微镜6.8 扫描电子显微镜6.9 缺陷显微组织的x?射线衍射分析参考文献第7章 相平衡7.1 相的定义7.2 组元的定义7.3 平衡态和稳态的概念:内能、熵、(亥姆霍兹)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7.4 自由度和相律7.5 相图7.6 依据相图分析显微组织变化参考文献第8章 扩散8.1 连续法描述扩散:菲克**定律和第二定律8.2 原子法描述扩散的原子机制8.3 菲克定律求解8.4 晶体中的扩散机制8.5 跳跃频率和扩散激活能8.6 显微结构和扩散参考文献第9章 相变9.1 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热激活和激活能9.2 形核能量学、均匀和非均匀相变、均匀和非均匀形核9.3 扩散与无扩散型相变9.4 扩散型相变及实例9.5 无扩散相变及实例9.6 相变动力学分析9.7 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联系参考文献第10章 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10.1 回复10.2 再结晶10.3 晶粒长大参考文献第11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11.1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延性材料和脆性材料11.2 单轴变形的基本模式、应力应变的概念、单轴弹性变形定律11.3 弹性各向同性材料和弹性各向异性材料11.4 双轴和三轴加载下的弹性变形11.5 弹性应变能11.6 橡胶的弹性和高弹性行为11.7 粘弹性/滞弹性及力学滞后11.8 塑性变形的特征11.9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真应力和真应变11.1 0双轴和三轴载荷条件下的屈服准则11.1 1临界分切应力——单晶体的塑性变形11.1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11.1 3宏观、微观和纳米尺度的硬度参数11.1 4强化、硬化机制(尤其对于金属)11.1 5断裂失效及裂纹扩展11.1 6蠕变失效11.1 7疲劳失效11.1 8残余内应力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材料科学基础-金属作为模型体系探究组织-性能关系-中文版
作者:密特迈
页数:390
定价:¥55.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111404002
PDF电子书大小:15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材料科学基础-金属作为模型体系探究组织-性能关系-中文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