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汽车理论

本书特色

[

本书结合军用汽车的使用条件及结构特点,通过力学模型与试验数据,系统地阐述其主要使用性能的产生机理、分析方法、评价方法以及影响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全书以战术机动性为核心,介绍了充气轮胎的力学特性、军用汽车的驱动及牵引性能、转弯行驶性能、不平硬地面上的行驶平顺性、越障行驶性能、软地面通过性能,以及与机动性相关的其它问题(包括涉水、植物与积雪,制动性能,燃油经济性与续驶里程,汽车改装及车身防护,行车视距及车队行驶等)。

]

目录

目  录前 言**章 绪论1  **节 概述1  第二节 军用汽车的历史与发展2  第三节 技术性能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9  第四节 地面行驶条件及数字化特征14   一、地面条件与分类14   二、道路及其特征15   三、软地面特性及分类25   四、地表障碍27  第五节 基本的分析方法30   一、汽车分析模型的简化30   二、汽车坐标系31   三、经典力学的分析方法31  参考文献32 第二章 车轮的力学特性33  **节 车轮的纵向力学特性33   一、轮胎的坐标系33   二、车轮半径33   三、车轮纵向受力的四种状态34   四、车轮在水平硬路面上的滚动阻力35   五、滑转率、滑移率和附着力38  第二节 车轮垂向力学特性41   一、车轮垂向载荷及分布41   二、轮胎的刚度特性42  第三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43   一、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的关系43   二、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45   三、回正力矩———绕OZ轴的力矩47   四、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49  参考文献52 第三章 驱动与牵引性能53  **节 驱动与牵引性能指标53  第二节 车用发动机的输出特性54  第三节 动力传动装置的功率损失56   一、发动机功率的附件损失56   二、发动机功率的高原环境损失56   三、发动机功率的加速损失57   四、传动系统的功率损失58   五、传动系统寄生功率损失59   六、驱动功率与驱动转矩59  第四节 驱动及牵引特性60  第五节 行驶阻力62   一、滚动阻力62   二、空气阻力64   三、坡度阻力65   四、加速阻力66  第六节 驱动及牵引性能分析67   一、行驶方程式67   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67   三、动力特性图71   四、车辆的功率平衡图72  第七节 车辆动力性发挥的行驶附着条件74   一、车辆行驶的附着条件74   二、车辆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75   三、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76   四、全轮驱动车辆驱动轮的附着率77   五、全轮驱动车辆受地面条件限制的加速与爬坡能力77   六、全轮驱动车辆的*佳转矩分配79  第八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车辆的驱动力特性83   一、动液传动的特点84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86   三、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驱动力特性89  参考文献90 第四章 全轮驱动汽车传动系统参数的选择91  **节 概述91  第二节 动力传动系统主要参数选择98   一、动力装置的主要性能参数98   二、传动系统总速比范围的选择100   三、传动系统*小传动比的选择101   四、传动系统*大传动比的选择102   五、传动系统的档位数103   六、传动系统的各档传动比的分配104   第三节 差速器动力分流原理及参数选择105  参考文献110 第五章 操纵稳定性111  **节 评价指标111  第二节 转弯半径及转弯通道113   一、基本概念113   二、阿克曼几何学114   三、转弯半径115   四、转弯通道119   五、实例分析119  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122   一、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123   二、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汽车稳态响应———等速圆周行驶125   三、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130   四、计算实例131  第四节 影响操纵稳定性的因素134   一、操稳性与悬架的关系134   二、操稳性与转向系统的关系137   三、操稳性与传动系统的关系138  第五节 侧翻与侧滑140   一、车辆静止或匀速直线行驶在侧坡上的稳定条件140   二、车辆恒速转弯行驶稳定条件141   三、带悬架汽车的准静态侧翻149 参考文献150 第六章 不平硬地面上行驶的平顺性151  **节 评价指标及方法152   一、人体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152   二、随机振动环境下人体的承受能力153   三、汽车所载装备及物资的完好性159   四、悬架被“击穿”的概率160  第二节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161   一、汽车系统的简化与模型的建立161   二、单自由度振动系统163   三、双质量振动系统170  第三节 实例分析(两轴汽车) 177   一、分析模型177   二、基本参数177   三、分析与计算177  参考文献180 第七章 越障行驶性能181  **节 评价指标及方法181   一、与汽车间隙失效有关的几何参数181   二、NOGO比例183  第二节 间隙失效的障碍条件184   一、顶起失效的障碍条件184   二、触头失效的障碍条件186  

封面

军用汽车理论

书名:军用汽车理论

作者:陈欣

页数:233

定价:¥59.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11569039

PDF电子书大小:9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军用汽车理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