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薛建阳等

本书特色

[

本书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结构构造与相关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传统风格建筑钢转换柱连接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钢转换柱连接受力特性研究、传统风格建筑带斗栱檐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双梁�仓�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双梁�仓�节点抗剪承载力分析、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新型阻尼节点动力加载试验、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新型阻尼节点性能分析及设计建议、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以及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体系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考,也可供从事钢结构、古建筑、结构抗震及减震控制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内容简介

[

本书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结构构造与相关设计方法。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传统风格建筑钢转换柱连接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钢转换柱连接受力特性研究、传统风格建筑带斗栱檐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双梁�仓�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双梁�仓�节点抗剪承载力分析、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新型阻尼节点动力加载试验、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新型阻尼节点性能分析及设计建议、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以及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体系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考,也可供从事钢结构、古建筑、结构抗震及减震控制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

前言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传统风格建筑与古建筑的区别11��1��2传统风格建筑的形成与发展21��1��3传统风格建筑细部连接的构造21��1��4传统风格建筑钢节点的营造特点31��1��5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的表现形式4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51��2��1传统风格建筑的研究现状51��2��2转换柱连接及异形节点的研究现状71��2��3结构减震及阻尼节点的研究现状91��3本书的主要研究工作101��3��1传统风格建筑钢转换柱连接抗震性能研究101��3��2传统风格建筑节点抗震性能及减震研究101��3��3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111��3��4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体系性能化设计及其建议11第2章传统风格建筑钢转换柱连接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122��1引言122��2试验概况122��2��1试件设计122��2��2试件制作及材料性能132��2��3加载装置及方案152��2��4量测方案152��3试验现象162��3��1加载过程162��3��2破坏模式172��4主要试验结果182��4��1滞回曲线182��4��2特征荷载192��4��3特征位移及延性192��4��4刚度退化192��4��5耗能性能202��4��6应变分布212��5考虑损伤效应的恢复力模型212��5��1骨架曲线222��5��2弹性段理论计算222��5��3塑性段理论计算242��5��4骨架曲线对比252��5��5双参数损伤效应262��5��6恢复力模型282��6本章小结29第3章传统风格建筑钢转换柱连接受力特性研究313��1概述313��2模型建立313��2��1材料本构模型313��2��2单元类型选取及网格划分323��2��3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323��2��4影响因素333��3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333��3��1极限变形333��3��2滞回曲线343��3��3骨架曲线353��4钢材断裂研究373��4��1应力分析373��4��2等效塑性应变393��4��3母材断裂分析403��5本章小结41第4章传统风格建筑带斗栱檐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434��1试验概况434��1��1试验目的434��1��2试件设计及制作434��1��3试件加载及测点布置494��2试验过程524��3破坏形态分析584��4试验结果594��4��1滞回曲线594��4��2骨架曲线604��4��3极限承载力和位移614��4��4延性624��4��5耗能性能634��4��6强度退化654��4��7刚度退化664��4��8节点区应变分析674��5本章小结69第5章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双梁�仓�节点抗震性能试验705��1试件的设计及制作705��1��1试件设计705��1��2试件制作765��1��3材性试验765��2测量方法及加载方案765��2��1测量方法765��2��2加载装置795��2��3加载制度795��3试验过程815��3��1加载破坏过程815��3��2核心区应变875��3��3破坏模式905��4试验结果分析915��4��1滞回曲线915��4��2骨架曲线935��4��3变形能力935��4��4耗能能力955��4��5刚度退化955��4��6强度衰减965��4��7核心区剪切应变975��5本章小结98第6章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双梁�仓�节点抗剪承载力分析1006��1受力分析模型1006��2下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1026��2��1节点域受力模型1026��2��2下核心区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1036��3验证分析1066��3��1公式计算值和试验值对比1066��3��2公式计算值和有限元计算值对比1076��4本章小结107第7章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新型阻尼节点动力加载试验1097��1试验目的1097��2试件的设计及制作1107��2��1无控节点试件设计1107��2��2阻尼器和有控试件设计1107��2��3试件制作1147��2��4材性试验1147��2��5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1147��2��6试验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1207��3试验过程描述1207��4应变分析1277��5破坏模式分析1297��6试验结果分析1297��6��1滞回曲线1297��6��2骨架曲线1337��6��3变形能力1337��6��4耗能分析1357��6��5强度衰减1377��6��6刚度退化1387��7本章小结139第8章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新型阻尼节点性能分析及设计建议1418��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1418��1��1材料的本构模型1418��1��2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1428��1��3接触关系和分析步设置1428��1��4双梁连接器和阻尼器的模拟1438��2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1448��2��1破坏模式分析1448��2��2滞回曲线1458��2��3骨架曲线1498��2��4阻尼器阻尼力�参灰浦突厍�线1528��3有限元参数分析1548��3��1柱轴压比1548��3��2阻尼系数1598��3��3阻尼器长度1628��3��4阻尼器安装角度1698��4设计建议1768��5本章小结178第9章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拟动力试验研究1799��1引言1799��2模型设计与制作1809��2��1模型设计1809��2��2试件制作1839��2��3相似关系1839��2��4模型材料性能1849��3试验方法和测试内容1859��3��1试验方法原理

封面

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薛建阳等

书名: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薛建阳等

作者:薛建阳 戚亮杰

页数:238

定价:¥69.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11624790

PDF电子书大小:3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传统风格建筑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薛建阳等》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