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

本书特色

[

本书是关于内燃机原理及其基础理论的教材。全书以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及其效果改善为主线,将内燃机原理与热工基础、燃料及燃烧基础合编于一册,阐述发动机及其能量转换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概念及新的概念与技术发展。围绕发动机动力、经济、排放等基本性能的提高与改善,突出了经典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检修、设计等工程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热工基础、燃料及燃烧基础知识、发动机工作循环、发动机性能与评价指标、发动机能量平衡及热损失、发动机换气过程、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和发动机节油与减排技术等。
本书可用作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内燃机)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相应课程的教材,同时,还可供从事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开发、研究、制造及运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

目录

第1章热工基础11��1基本概念11��1��1热力系统与状态11��1��2基本状态参数与状态方程21��1��3热力过程31��1��4过程功与热量41��1��5比热容与热量计算51��1��6传热71��2理想混合气体71��3热力学**定律与能量方程81��3��1内能与热力学**定律的实质81��3��2闭口系统能量方程91��3��3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91��4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111��5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热力循环161��5��1热力学第二定律161��5��2热力循环与热效率161��5��3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171��6气体在喷管中的流动191��7导热221��8对流换热241��9辐射传热291��10传热过程与传热器31【思考题与练习题】33第2章燃料及燃烧基础知识352��1概述352��2发动机燃料及使用性能362��2��1车用发动机燃料要求及分类362��2��2发动机燃料的使用特性362��3燃烧热化学402��3��1燃料完全燃烧理论空气量402��3��2可燃混合气浓度412��3��3燃烧热与绝热燃烧温度422��4着火432��4��1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度432��4��2着火方法与着火机理442��4��3着火范围与特征452��5燃烧方式482��6燃油特性对发动机工作模式的影响50【思考题与练习题】50第3章发动机工作循环523��1概述523��2发动机理论循环523��2��1理论循环基本假定523��2��2基本理论循环类型及组成533��2��3理论循环的评价指标543��3理论循环效果分析553��3��1理论循环的影响因素553��3��2改善循环效果的基本途径573��3��3理论循环的*佳化573��4发动机实际循环示功图593��5发动机实际循环603��5��1工质的影响613��5��2压缩过程623��5��3燃烧放热过程643��5��4膨胀过程663��5��5换气过程67【思考题与练习题】68第4章发动机性能与评价指标704��1概述704��2动力性能指标704��3发动机工况744��3��1工况与工况参数744��3��2怠速工况与标定工况744��3��3工况类型754��4强化指标764��5经济性能指标774��6排放性能指标794��7发动机性能基本要素794��7��1性能指标数学表达式794��7��2发动机性能的基本要素简析80【思考题与练习题】81第5章发动机能量平衡及热损失825��1发动机能量平衡825��2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835��2��1机械损失的组成 835��2��2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845��2��3机械损失的测量875��3发动机中的传热损失895��3��1气缸中的换热895��3��2传热损失的影响因素90【思考题与练习题】92第6章发动机换气过程936��1概述936��2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诸阶段946��3换气过程质量评价指标976��3��1换气损失功976��3��2四冲程发动机充气效率分析式986��4换气过程的影响因素996��4��1影响换气过程的基本因素996��4��2运转工况因素的影响1026��5改善换气过程的技术措施1046��5��1降低进气和排气系统阻力1046��5��2可变配气技术1076��5��3进排气动力效应与可变歧管技术1106��5��4增压技术1146��6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1166��6��1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方式1166��6��2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诸阶段1176��6��3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质量评价参数1176��6��4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特点118【思考题与练习题】119第7章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1207��1概述1207��1��1混合气形成及燃烧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1207��1��2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的基本方式1207��1��3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基本特点1217��2汽油机均质混合气形成1217��2��1混合气形成过程与要求1217��2��2化油器式混合气形成 1227��2��3电控汽油喷射式均质混合气形成1227��3汽油机的正常燃烧1237��3��1汽油机燃烧过程诸阶段1247��3��2以示功图评价汽油机燃烧过程1267��3��3汽油机放热特性1267��4汽油机的非正常燃烧1277��4��1爆燃燃烧1277��4��2表面点火1297��4��3失火、回火与放炮1307��4��4循环波动与各缸工作的不均匀性1307��5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有害排放物的形成1317��6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1327��6��1调控参数的影响1327��6��2工况参数的影响1347��6��3环境温度及技术状况因素的影响1367��6��4结构因素的影响1377��6��5汽油蒸发性的影响1397��7典型工况调控1397��8汽油机燃烧室1417��8��1燃烧室的基本要求1417��8��2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1427��8��3典型燃烧室144【思考题与练习题】145第8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1478��1概述1478��2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1488��2��1燃油的喷射1488��2��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1508��2��3空气运动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1518��3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放热特性1528��3��1柴油机燃烧过程诸阶段1538��3��2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有害排放物的形成1558��3��3以示功图评价柴油机燃烧过程1558��3��4柴油机放热特性1558��3��5汽车用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1578��4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因素1588��4��1压缩温度与压力的影响1588��4��2调控因素的影响1588��4��3工况因素的影响1598��4��4技术状况的影响1618��4��5柴油

封面

汽车发动机原理

书名:汽车发动机原理

作者:于增信

页数:217

定价:¥49.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4-01

ISBN:9787111644194

PDF电子书大小:14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汽车发动机原理》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