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第4版
本书特色
[
《肿瘤学(第4版)》共分二 十二章,**章绪论,第二至十章包括了分子肿瘤学 研究的主要领域,第十一至十八 章介绍肿瘤诊断与治疗,第十九至二十二章则重在肿 瘤预防与流行病学。每章都遵循“历史回顾→ 现状与进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课题思路)”这 样一个顺序,突出研究生教材的特点。所附较大 量的参考文献、经典书刊、电子网站及详细索引,均 旨在为同学们深入了解和探索提供便利。
]
内容简介
[
曾益新主编的这本《肿瘤学(第4版)》共分二 十二章,**章绪论,第二至十章包括了分子肿瘤学 研究的主要领域,第十一至十八 章介绍肿瘤诊断与治疗,第十九至二十二章则重在肿 瘤预防与流行病学。每章都遵循“历史回顾→ 现状与进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课题思路)”这 样一个顺序,突出研究生教材的特点。所附较大 量的参考文献、经典书刊、电子网站及详细索引,均 旨在为同学们深入了解和探索提供便利。
]
作者简介
[
曾益新,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留学日本东京都立老人综合研究所、东京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7年2月,被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肿瘤研究所所长;1997年10月,任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及肿瘤医院院长;2006年,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1年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
曾益新院士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和生物治疗研究,他带领研究团队针对鼻咽癌防治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共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
目录
**章 绪论 **节 对肿瘤认识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肿瘤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章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肿瘤 **节 环境致癌因素 第二节 遗传易感因素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三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节 癌基因研究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rna肿瘤病毒与病毒癌基因 第三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人类肿瘤 第四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的靶向防治 第五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生物学的关键科学问题第四章 肿瘤表观遗传学 **节 表观遗传学 第二节 dna甲基化 第三节 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重塑 第四节 表观遗传治疗法 第五节 表观遗传分子标记物 第六节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五章 非编码rna和肿瘤 **节 mirna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学机制 第二节 mirna对肿瘤细胞生物程序的调控 第三节 mirna在各种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mirna与肿瘤诊断和治疗 第五节 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六节 lncrna在肿瘤诊治中的意义 第七节 循环rna和循环mirna 第八节 问题与展望第六章 信号转导与肿瘤 **节 简要回顾 第二节 基本组成 第三节 主要转导通路 第四节 表观遗传调控与信号转导 第五节 肿瘤临床中的信号转导 第六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第七章 细胞周期与肿瘤发生、发展 **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核心——cdks 第三节 细胞周期机制的两大功能 第四节 肿瘤的细胞周期机制破坏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八章 细胞分化、凋亡与肿瘤 **节 细胞分化和肿瘤 第二节 细胞死亡的类型和基本特点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节 机制 第四节 自噬与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和调节 机制 第五节 程序性细胞坏死发生和调节 机制 第六节 细胞死亡和恶性肿瘤 第七节 细胞死亡干预和肿瘤的治疗 第八节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第九章 能量代谢异常和肿瘤 **节 糖代谢异常和肿瘤 第二节 肿瘤细胞线粒体异常和氧化应激 第三节 肿瘤细胞内调控能量代谢异常的分子网络 第四节 肿瘤能量代谢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展望第十章 肿瘤干细胞 **节 历史的回顾 第二节 肿瘤异质性 第三节 肿瘤干细胞定义 第四节 如何鉴定和分离肿瘤干细胞 第五节 肿瘤干细胞的起源 第六节 肿瘤干细胞与微环境 第七节 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肿瘤 第八节 逆转肿瘤干细胞的耐药以及对放射性治疗的不敏感 第九节 诱导分化治疗或刺激静止的肿瘤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第十节 肿瘤干细胞研究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第十一章 肿瘤侵袭与转移 **节 肿瘤转移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阻止肿瘤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第十二章 肿瘤免疫 **节 肿瘤抗原加工、提呈与识别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逸 第四节 肿瘤免疫编辑研究新进展 第五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十三章 肿瘤分子病理诊断 **节 分子病理诊断在肿瘤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第二节 肿瘤相关基因异常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第三节 基因突变和扩增及其检测 第四节 生物芯片技术 第五节 基因多态性及其检测 第六节 端粒酶与肿瘤及其检测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十四章 肿瘤影像诊断新技术与微创介入治疗 **节 ct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磁共振影像诊断和波谱分析 第三节 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 第四节 肿瘤超声诊断与超声介入新技术 第五节 现代影像导引下的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第十五章 抗癌药物发展策略 **节 抗癌药物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抗癌药物发展策略与方向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十六章 肿瘤的内科治疗 **节 肿瘤化疗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第二节 癌症化疗的药理学基础 第三节 抗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化学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四节 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第五节 局部化疗 第六节 造血细胞因子及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和超大剂量的化疗 第七节 肿瘤靶向治疗 第八节 癌症疼痛与姑息治疗 第九节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第十七章 肿瘤的外科治疗 **节 肿瘤外科的发展 第二节 肿瘤外科的作用 第三节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 第四节 肿瘤手术的应用 第五节 肿瘤手术注意事项 第六节 肿瘤外科治疗发展趋向第十八章 现代肿瘤放疗学及其展望 **节 放射物理学和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的发展和在临床放疗中的应用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第十九章 肿瘤的生物治疗 **节 肿瘤疫苗 第二节 肿瘤免疫治疗 第三节 肿瘤基因治疗 第四节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第二十章 肿瘤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节 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 第二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 第四节 肿瘤综合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五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模式 第六节 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第七节 肿瘤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第二十一章 癌症预防 **节 预防是人类控制癌症的重要策略 第二节 癌症预防的定义和范畴 第三节 生物学因素与癌症预防 第四节 控烟、生活因素与癌症预防 第五节 癌症的二级预防 第六节 癌症的化学干预 第七节 如何开展癌症预防的研究 第八节 目前存在问题与展望第二十二章 肿瘤研究方法学 **节 临床研究设计、方法与评价 第二节 肿瘤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封面
书名:肿瘤学-第4版
作者:曾益新
页数:533
定价:¥108.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117194167
PDF电子书大小:13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肿瘤学-第4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