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象释医
本书特色
[
《以象释医》谨遵自然规律,一切从对自然的观察出发,不仅为中医针灸理论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论据,而且以形象代替抽象,以简单探知深奥,使复杂的中医理论更加浅显易懂,以利于学习者更好地领会其内涵,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在书中不仅对中医针灸基础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而且对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某些内容大胆提出了质疑和新的见解。我们用了十三年时间、花费大量精力著书立说,不为标新立异,只为抛砖引玉,引发同道们对中医理论和针灸理论研究的重视与探讨,以弘扬祖国医学,更好造福人类。这就是我们提笔著书的目的。
]
内容简介
[
目前在中医的发展进程中,已出现了瓶颈,即与快速发展的中医临床相比,其基础理论的发展严重滞后。为了探求中医理论的渊源和其自身发展规律,作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将思维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几千年前的条件之下,依照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察方法,通过对自然中各种征象的观察,尤其是侧重于对人体组织结构的观察,重新研习、探究、思考中医经典理论,并且从“象思维”的角度进一步诠释《黄帝内经》。本书对高校学生、中医爱好者、针灸临床工作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
曹奛,男,1957年出生小学、中学时代“历经坎坷”高中毕业成为下乡“知青”务农1978年两人各自从不同的地方考入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进入同一班级学习。在校期间属于“后进学生”。如:不爱当干部,不爱受约束,喜欢我行我素,爱看课本之外的“杂书”,学习不够刻苦,不太重视考试。文艺骨干,不爱体育;严肃认真不足,幽默活泼有余。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安阳某乡镇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85年底调回学校。正如阴阳变化之道,既对立又统一,不同性格,相互吸引,“瑕”不掩瑜,彼此欣赏。1984年,双方“合二为一”,互根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相互影响,阴阳消长转化,各自从多方面渐向对方靠近。性格的转变:由严肃认真不足,幽默活泼有余,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工作的转变:2000年由行政管理兼业务的“双肩挑”人员,主动辞职,要求转为专门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的专职教师。30多年来,二人互敬互谅,互帮互学,生活幸福,事业顺利。其共同的爱好就是——越来越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中医针灸事业。经过多年思考、酝酿,2002年决定再度“合二为一”,共同编著《以象释医》一书。虽然在此之前,二人也曾合作参编过几本书籍,发表过多篇针灸理论、临床和科研方面的文章,但其分量均无法与本书相比肩,《以象释医》一书的问世,就像二人孕育的又一个孩子——怀胎十三年,终将近分娩,虽言苦不堪,翘盼世人欢。
曹奛,男,1957年出生小学、中学时代“历经坎坷”高中毕业成为下乡“知青”务农1978年两人各自从不同的地方考入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进入同一班级学习。在校期间属于“后进学生”。如:不爱当干部,不爱受约束,喜欢我行我素,爱看课本之外的“杂书”,学习不够刻苦,不太重视考试。文艺骨干,不爱体育;严肃认真不足,幽默活泼有余。198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安阳某乡镇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85年底调回学校。正如阴阳变化之道,既对立又统一,不同性格,相互吸引,“瑕”不掩瑜,彼此欣赏。1984年,双方“合二为一”,互根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相互影响,阴阳消长转化,各自从多方面渐向对方靠近。性格的转变:由严肃认真不足,幽默活泼有余,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工作的转变:2000年由行政管理兼业务的“双肩挑”人员,主动辞职,要求转为专门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的专职教师。30多年来,二人互敬互谅,互帮互学,生活幸福,事业顺利。其共同的爱好就是——越来越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中医针灸事业。经过多年思考、酝酿,2002年决定再度“合二为一”,共同编著《以象释医》一书。虽然在此之前,二人也曾合作参编过几本书籍,发表过多篇针灸理论、临床和科研方面的文章,但其分量均无法与本书相比肩,《以象释医》一书的问世,就像二人孕育的又一个孩子——怀胎十三年,终将近分娩,虽言苦不堪,翘盼世人欢。
路玫,女,1958年出生小学、中学时代“一帆风顺”高中毕业留在城市医院工作在校期间属于先进学生。如:严格要求,积极进取。担任4年班长,连年“三好学生”,在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刻苦,比较重视考试。体育健将,不爱文艺;幽默活泼不足,严肃认真有余。。1983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工作。性格的转变:由幽默活泼不足,严肃认真有余,渐渐变得“活泼开朗”。工作的转变:1999年由专门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的专职教师,被大家推荐走上行政管理岗位,成为行政管理兼业务的“双肩挑”人员。
]
目录
**章 阴阳之象一.何谓“阴阳”?二.“阴阳”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三.何谓“两仪生四象”?四.何谓“四象生八卦”?五.如何确定“八卦”各自的方位?六.太极图是如何产生的?七.先天太极阴阳八卦图有什么含义? 门八.如何理解太极、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五行之间的关系? ,九.如何理解阴阳属性在人体结构中的应用?十.“阴阳”二字连用,为什么总是“阴”字放在前,“阳”字放在后?第二章 五行之象一.何谓五行?二.五行说是如何产生的?三.如何理解五行各自的特点?四.如何理解五行之间相互资生关系?五.如何理解五行之间相互制约关系?六.如何区别五行中的阴阳属性?七.如何理解五行与五方的类比?八.如何理解五行与五色的类比?九.如何理解五行与四季、六气、五化的类比?十.如何理解五行与五音的类比?十一.如何理解五行与数字的类比?十二.如何理解五行与五味的类比?十三.五行配五味理论对临床用药有何指导作用?十四.如何进行五行分类?第三章 脏腑之象一.什么是“脏腑之象”?二.古人是如何了解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三.如何从“脏腑之象”再认识脏腑的位置和形态? ,四.古人如何以“天人合一”思想确立脏腑类别的?五.古人如何以“天人合一”思想确立脏腑的阴阳属性和功能特点?六.古人如何以“天人合一”思想确立脏腑间的关系?七.在人体中缘何要虚设一个“三焦”腑?八.如何理解“三焦”的位置?九.如何理解“上焦”的位置?十.如何理解“中焦”的位置?十一.如何理解“下焦”的位置?第四章 形体之象第五章 经与脉之象第六章 特定腧穴之象附篇后记
封面
书名:以象释医
作者:曹奛
页数:565
定价:¥238.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7247009
PDF电子书大小:14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以象释医》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