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漕运与航运
本书特色
[
由于技术发展的原因,水上运输一直是中国古代运输的中流砥柱和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因此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基础。《京杭大运河漕运与航运》一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古代运河航运几千年的发展脉络,从中华文明起源开始,一直到清末漕运制度废除,搜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汇聚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圣君名相关于水上航运的大智慧大作为。
始于秦汉时期的漕运制度,为历代封建朝廷和军队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因而是历代王朝经济制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几千年的漕运制度就是大一统的中国政治的基础。本书以时间为序,把运河漕运与航运的内容分为十二章,重点阐述三方面的关系:**,运河航运与中国历史上大国崛起和发展的关系,凡是能够发展强盛的朝代和国家都高度重视运河的开凿与航运。第二,运河航运与中国历代战争密切联系,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尤其是南北之间的征战,都与运河航运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运河航运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几千年来,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较快的地方,基本上都在河流尤其是运河沿岸。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时间为序, 把运河漕运与航运的内容分为十二章, 重点阐述三方面的关系: **, 运河航运与中国历史上大国崛起和发展的关系, 第二, 运河航运与中国历代战争密切联系,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尤其是南北之间的征战, 都与运河航运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 运河航运与中国社会经济发
]
作者简介
[
李跃乾,江苏东海县人,1990年7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家乡任高中语文教师四年;1994年考入扬州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近现代史硕士,毕业后在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任政治理论课教师;2004年考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攻读中国近现代史博士,毕业后到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工作。
]
目录
总序出片说明绪言 / 001 **章先秦两汉时期(公元220年以前)的运河与航运 003 西周(公元前771年)以前水上航行事业的开创 / 003 船只的发明 / 003 人工沟渠的开凿 / 006 早期水上航行的记录 / 007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运河航运与诸侯争霸 / 013 淄济运河与齐桓公称霸 / 014 江汉运河与楚国争霸 / 017 泰伯渎、胥溪、邗沟与吴国争霸 / 017 邗沟、百尺渎与越国争霸 / 022 鸿沟与魏国的强盛 / 025 沙汝运河与徐国争霸 / 025 秦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的运河航运与统一中国 / 026 秦国的运河航运与统一战争 / 026 运河航运与秦朝的灭亡 / 028 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运河航运的大发展 / 031 漕运粮仓与楚汉之争 / 031 运河航运与“吴楚七国之乱” / 032 汉代水军与东南沿海的统一战争 / 035 西汉时期的漕运 / 038 东汉时期的漕运 / 039 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的运河与航运 041 运河航运与三国时期(220—280年)的混战 / 042 曹操开凿白沟等运河与统一北方 / 042 魏国的运河及其航运 / 045 吴国的运河及其航运 / 047 蜀国的水军 / 050 两晋时期(265—420年)的运河与航运 / 051 两晋的运河与航运概况 / 051 东晋的漕运与晋元帝北伐 / 052 运河航运与东晋讨伐王敦的战争 / 053 东晋北伐和桓公渎的开凿 / 055 前秦攻晋的三河之战 / 057 运河航运与东晋刘裕消灭后秦之战 / 058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的运河与航运 / 062 南北朝时期运河航运概况 / 062 运河航运与北魏(386—557年)、刘宋(420—479年)之间的战争 / 063 运河航运与北魏、南梁(502—557年)之间的战争 / 064 侯景之乱与运河航运 / 066 第三章隋朝(581—618年)的大运河与航运 067 大运河航运与隋初的统一战争 / 068 兴建新皇城和整顿漕运 / 068 运河航运和平定江南 / 072 平定江南余乱和讨伐高丽之战 / 074 大运河航运和隋炀帝征高丽诸战役 / 076 隋炀帝整理大运河与漕运 / 076 大运河航运和隋炀帝征伐高丽 / 083 大运河航运与隋朝的繁荣 / 085 大运河航运促进长安、洛阳的繁荣 / 085 大运河航运促进隋朝的对外交往 / 087 大运河航运与隋末农民战争 / 090 隋朝对大运河航运的保护 / 090 瓦岗军争夺漕运仓库和洛阳的战争 / 091 李渊父子对大运河区域的争夺 / 094 第四章唐朝(618—907年)的大运河与航运 097 唐代中前期的大运河航运 / 098 大运河航运与北方和西北的边防 / 098 唐朝征高丽与大运河航运 / 100 “转般法”带来长安的“开元盛世” / 104 运河航运与安史之乱(755—763年) / 108 漕运与平定安禄山叛乱 / 108 漕运与平定史思明父子叛乱 / 113 刘晏改革漕运恢复唐王朝的元气 / 115 朝廷与藩镇之间争夺运河控制权的斗争 / 120 唐德宗对运河控制权的争夺 / 120 唐宪宗的漕运改革与平定藩镇叛乱 / 124 运河航运对唐朝经济和对外交流的影响 / 127 运河航运与唐朝的经济 / 127 唐朝的运河航运与海外贸易和交流 / 130 第五章唐末到五代十国(907—960年)的大运河与航运 139 唐末战乱对大运河航运的破坏 / 141 裘甫起义对浙东财赋之区的打击 / 141 庞勋起义对运河航运的打击 / 143 王仙芝起义对唐朝财赋之区的打击 / 144 黄巢起义对运河航运的打击 / 145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运河航运 / 147 朱温对汴渠、永济渠两岸地区的争夺 / 147 后唐的运河与航运 / 151 后晋与后汉的运河与航运 / 152 后周(951—960年)的运河与航运 / 154 后周对运河的治理 / 154 后周的南征北战与运河航运 / 155 十国与运河航运 / 158 十国的水上航运概况 / 158 吴、南唐、吴越、楚国的运河航运 / 160 第六章宋、辽、金、西夏的大运河与航运 167 北宋统一东南的战争 / 166 宋太祖平定扬州之战 / 166 宋平定南唐(937—975年)之战 / 167 平定吴越国(907—978年)之战 / 168 两宋(960—1279年)的大运河航运 / 170 宋代京师用粮和军粮的漕运 / 170 宋代对运河的治理 / 174 宋代漕运官员、方法、仓储和船只 / 178 宋、辽、金、西夏的大运河航运与战争 / 180 漕运引发的北宋农民起义 / 180 大运河航运与金兵灭北宋之战 / 181 大运河航运与宋高宗时期的宋金和战 / 187 大运河航运与宋孝宗、宋宁宗的北伐 / 191 宋、辽、金、西夏通过大运河的贸易 / 194 金代对运河的整治和漕运的管理 / 194 宋、辽、金、西夏沿着大运河的贸易 / 196 大运河航运与宋朝的内外经济 / 201 大运河航运与宋朝经济的发展 / 201 大运河航运与宋朝的对外交流 / 203 第七章元朝(1271—1368年)的大运河与航运 209 元初战争中的运河航运 / 210 蒙古灭金之战中的运河航运 / 210 蒙古灭宋之战中的运河航运 / 212 元朝对漕运事业的伟大开创 / 216 京杭大运河的贯通 / 216 开创海上漕运 / 221 大运河上的漕运 / 225 管理漕运的职官 / 225 漕运船只与漕运货物 / 228 大运河沿岸的驿站 / 230 大运河航运与元朝的对外贸易和交流 / 233 大运河航运与对外贸易 / 233 大运河航运与元代的对外文化交流 / 235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对朝廷漕运的打击 / 237 方国珍、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等起义军对漕运的打击 / 237 朱元璋对大运河航运的战略打击 / 239 第八章明朝(1368—1644年)的大运河与航运(上) 243 明初的大运河航运和战争 / 244 洪武时期大运河是北部边防的战略通道 / 244 大运河航运和燕王朱棣篡夺帝位之战 / 246 明成祖与大运河漕运 / 249 迁都北京和疏浚大运河 / 249 安抚和征伐蒙古贵族 / 255 明中期大运河航运与北部边防、东南防倭 / 257 大运河航运与北部边防 / 257 防倭与大运河漕运 / 261明朝对大运河航运的管理 / 264 创设专职的漕运总督 / 264 河道总督及其他官员 / 266 设立专职的漕运卫所 / 269 大运河上漕军携带的私货 / 270 大运河沿岸的钞关和驿站 / 272 大运河沿岸的钞关 / 272 大运河沿岸的驿站和大运河航运 / 275 第九章明朝(1368—1644年)的大运河与航运(下) 277 漕运方法的不断完善 / 277 支运法 / 278 兑运法 / 278 长运法(改兑法或直达法) / 280 漕船制造材料和北京所需建筑材料的漕运 / 281 漕船的制造 / 281 制造漕船所需材料的征收和漕运 / 283 北京所需建筑材料的漕运 / 285 北京所需生活用品的漕运 / 289 明朝漕粮运输 / 290 食盐在大运河上的漕运 / 292 衣料在大运河上的漕运 / 293 瓷器在大运河上的漕运 / 296 大运河上漕运的其他货
封面
书名:京杭大运:河漕运与航运
作者:李跃乾著
页数:432
定价:¥189.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121246630
PDF电子书大小:8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京杭大运:河漕运与航运》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