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内容简介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实验研究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内容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全书分四部分共十六章,包括基础微生物实验部分、微生物生态学实验部分、环境微生物监测与评价实验部分、污染物微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部分。
]
目录
**部分 基础微生物实验方法与技术**章 显微技术**节 常用显微镜的构浩一、普通光学显微镜二、暗视野显微镜三、相差显微镜四、荧光显微镜五、电子显微镜第二节 常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二、暗视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三、相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四、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二章 微生物制片及染色技术**节 微生物的制片方法一、压滴标本制作无菌操作制片二、悬滴标本制作三、涂片法四、插片法五、搭片法六、玻璃纸法七、压片法(也称印片法)八、透明薄膜培养法九、单细胞菌块十、其他方法第二节 微生物染色技术及形态观察一、染色基本原理及染料种类的选择实验2.1 细菌单染色法及形态的观察实验2.2 细菌的革兰染色法实验2.3 细菌鞭毛染色及运动的观察实验2.4 细菌芽孢、荚膜的染色及观察实验2.5 放线菌活体染色及形态观察实验2.6 霉菌的活体染色及形态观察第三章 灭菌与除菌**节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一、热灭菌二、过滤除菌三、紫外线杀菌四、化学药剂消毒与杀菌第二节 各类培养基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各类培养基的灭菌法二、培养基灭菌的注意事项第四章 培养基的配制**节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一、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二、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三、控制pH值条件第二节 培养基的种类及配置过程一、培养基的种类二、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验4.1 常用培养基的配置第五章 微生物接种与培养技术**节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实验5.1 微生物的各种接种方法第二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一、微生物培养的一般问题二、好气性微生物培养法三、厌气性微生物培养法实验5.2 用厌氧袋法培养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第六章 微生物的分离及鉴定技术**节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方法一、稀释混合倒平板法二、稀释涂布平板法三、平板划线分离法实验6.1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技术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技术一、生长测定二、繁殖测定三、群体生长规律——生长曲线测定实验6.2 微生物菌体大小的测定方法实验6.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实验6.4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第三节 微生物生理特征测定技术实验6.5 微生物需氧性的测定实验6.6 微生物*适生长温度的测定实验6.7 微生物生长pH值范围的测定实验6.8 固氮能力的检测第四节 微生物生化特征测定技术实验6.9 糖类发酵实验实验6.10 甲基红试验实验6.11 淀粉水解试验实验6.12 纤维素水解试验实验6.13 果胶水解试验实验6.14 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实验6.15 过氧化氢酶试验实验6.16 TTC试验实验6.17 硝酸盐还原试验实验6.18 a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实验6.19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第七章 菌种保藏技术实验7.1菌种的保藏方法第二部分 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第八章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影响**节 营养和氧气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8.1 营养元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8.2 氧和C0: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第二节 物理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8.3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8.4 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8.5 氢离子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8.6 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第九章 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的测定方法实验9.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实验9.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测定实验9.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实验9.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硫的测定第十章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节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实验10.1 PCR扩增技术与方法实验10.2 微生物总DNA中的16SrDNAPCR扩增技术实验10.3 凝胶中DNA的回收、测序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二节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实验10.4 Biolog分析方法实验10.5 PLFA分析方法实验10.6 PCR—DGGE分析方法第三部分 环境微生物监测与评价技术第十一章 水中微生物监测第十二章 土壤中微生物的监测第十三章 空气中微生物的监测第十四章 生物毒理学检测与评价第四部分 污染物微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第十五章 污染物微生物处理技术第十六章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方法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作者:王兰
页数:215
定价:¥38.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122043054
PDF电子书大小:4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