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与界面化学(赵继华)

本书特色

[

《胶体与界面化学》介绍了胶体的基本概念、胶体的制备和性质、表面活性剂、乳状液、胶束、微乳状液等内容,还对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形成的囊泡、双分子类脂膜、不溶性单分子膜以及自组装膜等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沿Pickering乳液、胶体晶体、纳米液滴与纳米气泡等的基本概念和进展做了介绍。除此以外,书中结合生产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对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采油等学科中同胶体与界面化学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介绍。

《胶体与界面化学》既有基本理论的阐述,又有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适合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用作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化学、化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油田化学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参考用书。

]

内容简介

[

《胶体与界面化学》介绍了胶体的基本概念、胶体的制备和性质、表面活性剂、乳状液、胶束、微乳状液等内容,还对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形成的囊泡、双分子类脂膜、不溶性单分子膜以及自组装膜等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沿Pickering乳液、胶体晶体、纳米液滴与纳米气泡等的基本概念和进展做了介绍。除此以外,书中结合生产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对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采油等学科中同胶体与界面化学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介绍。《胶体与界面化学》既有基本理论的阐述,又有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适合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用作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化学、化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油田化学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

赵继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教授本科生的《胶体与表面化学》、《物理化学》,研究生的《胶体与固体表面化学》、《化学热力学》。

研究方向为胶体化学、化学热力学。研究工作为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目录

**章绪论1**节胶体的定义与分类1一、胶体的定义1二、胶体的分类1三、分散体系及其分类2第二节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3一、研究内容3二、两个根本问题4三、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发展5四、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现状5第三节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应用领域7一、 能源7二、信息材料7三、医药与仿生8四、环境科学9第二章胶体的制备与纯化10**节胶体的特点10一、表面效应10二、尺寸效应11第二节胶体的制备条件及方法13一、胶体的制备条件13二、胶体的制备方法13第三节胶体的凝聚形成法13一、 物理法13二、化学法14第四节溶胶形成与老化机理22一、溶胶形成的机理22二、溶胶老化的机理23第五节新相形成的热力学基础23一、相关的热力学基础23二、新相形成的热力学24第六节胶体的分散形成法25一、分散法25二、分散法的相关理论26第七节溶胶的纯化27一、与粗粒子的分离27二、与电解质的分离28第八节均分散胶体29一、形成原理29二、制备方法29三、应用32第九节包覆粒子和空心粒子的制备32第十节胶体晶体34一、胶体晶体34二、胶体晶体的制备35三、胶体晶体的应用38第十一节纳米液滴与纳米气泡40一、纳米液滴40二、纳米气泡40第三章胶体的动力学性质42**节布朗运动42一、布朗运动42二、Einstein布朗运动公式43第二节涨落现象46第三节扩散现象48一、Fick**定律48二、Fick第二定律48三、扩散系数的测定50四、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52五、扩散的应用53第四节沉降54一、重力场中的沉降55二、超离心场中的沉降59第五节渗透压64一、概述64二、大分子溶液的非理想性64三、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65四、渗透压的测量71第四章胶体的光学性质74**节丁道尔(Tyndall)效应74第二节Rayleigh散射75一、光散射的基本原理75二、溶胶的散射现象77三、瑞利(Rayleigh)比78四、光散射的测量79第三节球形大粒子的散射和吸收——Mie散射80第四节胶体的光与色81一、溶胶对光的吸收81二、溶胶对光的散射82三、金属溶胶对光的散射82第五节大分子溶液的光散射83一、涨落与光散射83二、溶液的光散射公式83三、高聚物分子量的测定84四、Zimm图和均方半径85第六节动态光散射简介87第七节测量胶体颗粒形貌与表面性质的仪器简介89一、电子显微镜89二、电子能谱89三、扫描隧道显微镜89四、近场光学显微镜89第五章胶体的电学性质90**节胶体质点周围的双电层90一、电动现象的发现90二、质点表面电荷的来源91三、 胶团结构92第二节双电层模型93一、Helmholtz平板电容器模型93二、Gouy-Chapman扩散双电层模型93三、Stern模型94四、发展现状96第三节扩散双电层的数学计算96一、电荷分布97二、电势分布97三、非水介质中的双电层理论100第四节电渗100一、理论公式100二、电渗的实验测量101第五节电泳103一、理论公式103二、电泳的实验方法108第六节流动电势与沉降电势112一、流动电势112二、沉降电势114第六章胶体的稳定性115**节电解质的稳定与聚沉作用115一、老化现象115二、胶粒的电荷116三、聚沉现象116四、聚沉的实验方法117五、聚沉的实验规律117第二节DLVO理论120一、Freundlich理论120二、Mueller理论120三、Rabinovich理论120四、DLVO理论121第三节快速聚沉动力学127第四节缓慢聚沉动力学131第五节高分子化合物的絮凝作用133一、高分子化合物的絮凝机理133二、高分子絮凝的微观动力学134三、 高分子化合物的絮凝特点135四、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及优点137第六节高分子化合物的稳定作用137一、高分子化合物的稳定规律137二、稳定机构的判断139第七节空间稳定性理论简介140一、空间稳定性理论140二、胶粒吸附高分子后的排斥作用能141第八节空位稳定性理论简介143第七章表面活性剂147**节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结构147一、表面活性剂定义147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148第二节表面活性剂的分类149一、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149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应用150三、新型表面活性剂157第三节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164一、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164二、胶束166三、反胶束170四、高分子胶束溶液172五、CMC的测定方法172六、CMC的影响因素175第四节表面活性剂的HLB值179一、概述179二、求算HLB值的方法181三、关于HLB值的几个问题182四、测定HLB值的方法184第五节高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185一、对表面活性的影响185二、加溶作用明显增加185三、黏度加大185四、超加和作用,形成复合表面活性剂185第六节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应用186一、增溶作用186二、润湿和渗透190三、分散和絮凝192四、起泡和消泡193五、去污作用193六、胶束催化194第八章双亲分子在溶液中的有序组合体196**节溶致液晶196第二节脂质体与囊泡198一、囊泡的结构198二、囊泡的制备199三、囊泡的性质201四、脂质体、囊泡的应用202第三节双分子类脂膜204一、双分子类脂膜的制备204二、双分子类脂膜的性质205三、双层脂质膜与生物膜模拟207第九章不溶性单分子膜209**节不溶性单分子膜209第二节不溶性单分子膜的实际应用211一、分子结构、分子面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测定211二、透过单分子膜的蒸发速率的测定212三、高分子分子量的测定213四、研究表(界)面反应214五、制备超细颗粒215第三节生物界面膜及生物膜模拟216一、生物膜及其基本组成216二、磷脂的单分子膜217第四节自组装膜219一、单层自组装膜的制备219二、多层自组装膜的制备220三、自组装膜的性质及应用221第十章乳状液、微乳状液及Pickering乳液222**节乳状液概述222一、乳状液定义及类型222二、乳状液的物理性质223三、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223第二节微乳状液概述224一、微乳状液的定义224二、微乳状液的制备方法224三、微乳状液形成的机理224第三节微乳状液的结构及表征227一、微乳状液的类型与结构227二、微乳状液结构的表征228第四节微乳状液的性质230一、分散程度大230二、热力学稳定231三、增溶量大231四、超低界面张力231五、流动性大且黏度小231第五节影响微乳状液形成及其类型的因素232一、表面活性剂分子几何构型的影响232二、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232三、反离子的影响232四、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影响232五、表面活性剂疏水基支链化的影响232六、电解质的影响233七、温度的影响233第六节微乳状液体系的相行为233第七节微乳状液的应用234一、微乳化妆品234二、微乳清洁剂235三、微乳燃料235四、金属加工用微乳油235五、微乳剂型药物236六、微乳剂型农药236七、微乳法分离蛋白质236八、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37九、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中的应用237十、化学反应介质中的应用237十一、原油采收中的应用247第八节Pickering乳液247一、颗粒在液/液界面上的吸附与组装248二、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250三、Pickering乳液性质的影响因素253四、Pickering乳液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257参考文献260

封面

胶体与界面化学(赵继华)

书名:胶体与界面化学(赵继华)

作者:赵继华 主编 方建 副主编

页数:261

定价:¥48.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22357915

PDF电子书大小:3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胶体与界面化学(赵继华)》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