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

内容简介

[

  《中国古代文体学(套装共7册)》主要从纵的角度,论述历代文体学的形成、演变及发展过程,介绍历代主要的文体学论著、论述中有关文体体裁、风格、体类的观点。有些作者关于诗文体裁、风格、体类的论述在经、史、子、集各部中皆有,则视其重要性置于一处论述。

]

目录

《中国古代文体学(上卷)》《中国古代文体学》序《中国古代文体学》前言上卷《中国古代文体学史》凡例先秦两汉萌芽期**章 文章体裁多源自先秦**节 “文章体制,原本六经一 “序、述、论、议生于《易”二 《尚书》篇名多成文体名三 《诗经》与风、雅、颂、赋、比、兴体四 《周礼》的“六辞”、“六诗”说五编年体《春秋》及其三传论文体的应用第二节 其他经书的文体特点和文体论一 《论语》和语体文一 《孟子》由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三 《尔雅》的文体训诂第三节 其他诸子的文体和文体论一《 老子》言简意赅的箴体风格二 《墨子》的文体论三 《商子》对“六虱”的批判四 《公孙龙子》与问对体五 《庄子》的“三言”(寓言、重言、卮言)与庄周体”六 《荀子》对文体的辨识七 “文体备”于《韩非子》八 李斯与碑体文第四节 屈原、宋玉与骚体辞赋一 屈原与《离骚》体二 宋玉与骚体赋第五节 《吕氏春秋》的文体观第二章 “体裁渐备”的两汉**节 两汉经学中的文体论一 汉人论《诗经》之内容、体裁及风格二 孔安国《尚书序》论《尚书》文体三 刘熙《释名》对文体名的解释第二节 纪传体史书的创体和文体论一 司马迁《史记》开本纪、世家、列传、表、书诸体二 迁固体及班固《汉书》的文体论第三节 汉代子部书的文体论一 陆贾《新语》论六经二 刘安《淮南子》对六经多所贬抑三 王充《论衡》对“颂”体的推崇四 蔡邕《独断》:是较早较系统的体裁论第四节 汉代集部书所体现的文体观一 王逸<楚辞章句》论楚辞、九体和七体二 后人所编汉人别集所涉文体及汉人对赋的认识魏晋南北朝成型期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体学**节 史部书中的文体论一 陈寿《三国志》以传为纪二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开方志体先河三 范晔《后汉书》首设《文苑传》四 萧子显《南齐书》特设〉文学传》五 北朝人撰写的唯一一部纪传体正史《魏书》第二节 子部书中的文体论……《中国古代文体学(下卷):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学》《中国古代文体学(附卷2):明代文化资料集成》《中国古代文体学(附送1):先秦至元代文体资料集成)》《中国古代文体学(附卷3:清代文体资料集成2)》《中国古代文体学(附卷4:清代文体资料集成2》《中国古代文体学(附卷5:近现代文体资料集成)》

封面

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

书名: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

作者:曾枣庄 著

页数:全7册

定价:¥15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208111165

PDF电子书大小:5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体学-(全七册)》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