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发女人

相关资料

[

“一部非凡的作品……它几乎是用痛苦的力量深度剖析父子关系……结尾部分的转折,让读者感觉仿佛自己刚刚从深井中上来,骤然进入令人目眩的光线。”
——《卫报》(The Guardian)

“我们可以把《红发女人》读作有关当代土耳其的寓言:伤痛和渴望,让人们选出了一位专制的领导者,而这一过程又带来许多沉重的危险。”——《卫报》(The Guardian)

“这本书充满了悲悯和地方色彩,它描绘了一个男孩走向男人的历程,也记录了土耳其如何走向不可逆转的转变。重要的是,这本书激荡着思想。帕慕克强调,我们固然应该不断质问过去的记忆,但并能否定或埋葬它。历史——个人的、想象的、真实的——呼唤着我们去回忆、去更好地思考……多元复杂的记忆力量在这本书中吟唱。”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它的结尾让你想立即从头翻开这部书再看一遍。”
——《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红发女人》比帕慕克*著名的作品都更短一些,并且有意写得更为简洁清晰——小说的叙述者知道自己并非作家,而只是一个建筑承包商。以往的复调叙事被一种强有力的、迷人的清晰所取代……弑父和杀子的主题回响在意外的或不经意的谋杀情节之上:它们探索着那些缺失的代际关系——这是悲剧的,但也是必然的。世代之间的变化,巧妙地呈现在伊斯坦布尔本身由现代化带来的、往往是恶劣的变化中。”
——《旁观者》(The Spectator)

“他是卓越的故事编织者,能够敏锐地捕捉社会变迁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并能够以克制优雅的文风包纳表层之下不可克制的激情。在这一点上,他很像屠格涅夫,这位19世纪俄罗斯的肖像画家……引人深思、充满诱惑并且完美地节制。”
——《华尔街日报·欧洲版》(The Wall Street Journal
Europe)

“帕慕克以大师手笔对比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寓言的力量和现实的不可抗拒……像以往一样,帕慕克将沉重的题材处理得十分轻盈,而结局是如此令人迷惑和美丽。”
——《书单》(Booklist)

“帕慕克巧妙地将传说故事和历史时期编织在一起,表现出标签式的互文性和跨时代性……尽管包含着父子冲突,但《红发女人》更多的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故事……它一方面宣示了这些人物弑父般地抛弃传统、进入新自由主义的秩序,另一方面,随着家庭暴力的展示,它将维持父权秩序的国家暴力隐藏起来。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在精心的组织下,它让我们深思,这些不同的观念如何共存。”
——《洛杉矶书评》(The LA Review of Books)

]

本书特色

[

十六岁的高中生杰姆在暑假来到伊斯坦布尔郊区的恩格然小镇,跟随挖井师傅马哈茂德挖井。因为长期找不到水,劳作变得格外枯燥。不过,马哈茂德师傅和杰姆也渐渐变得像一对父子那样亲近。
就在这个夏天,一位红发女人短暂地出现在杰姆的生活中。因为一次意外事件,杰姆仓皇逃离小镇。在未来的三十年里,他不断地阅读和寻找两个古代传说。他发现,这些古老的故事仍然在神秘地牵引着自己的命运。
三十年后,杰姆已成为建筑公司老板,过上富足而平静的中年生活。他再度回到了恩格然,并发现了他试图忘记的一切……

]

内容简介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举重若轻之作,帕慕克首次尝试“写一部更短的小说”,尽管这个故事已经酝酿了三十年——它始于1988年夏天,帕慕克在住处附近遇到的一对情同父子的挖井人。
☆ 掘井取水的过程,也是向着记忆的幽暗深处一路挖掘的旅程。失去父亲、做了挖井学徒的少年杰姆,在多年以后渐渐变成一个衣食无忧的商人。他平静的中年生活之下,却埋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去。直到有一天,他试图遗忘的往事终于将他吞没。
☆ 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是宽容我们的一切,还是教会我们服从?或许,在尝试了所有的自由之后,我们只想重新寻找一个意义、一个中心,一个能对自己说“不”的人。
☆ 获2017年意大利兰佩杜萨国际文学奖。

]

作者简介

[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欧洲杰出的小说家。生于伊斯坦布尔,自幼学画,大学主修建筑,后从文。20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60多种语言出版。

]

封面

红发女人

书名:红发女人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页数:302

定价:¥49.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208150164

PDF电子书大小:6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红发女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