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整体观
本书特色
[
本书为“陈思和文集”之一种。全书分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新文学整体观续编》《我们的学科》三辑,收录了作者19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专题文章。作者打破一元化视角的研究方式,重构现当代文学史。其研究另辟蹊径,见解独到,曾在学界产生过很大影响。这是一部难得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佳作,也是一部出类拔萃的高校中国新文学史教材。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 新文学整体观续编 ; 我们的学科三辑, 其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整体观”、“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启蒙传统”、“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等。
]
作者简介
[
陈思和,1954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番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历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校务委员,校学术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著有《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人格的发展——巴金传》《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等,主编“火凤凰文库” “火凤凰新批评文丛” “逼近世纪末小说选”等,另有编年体文集十多卷。
]
目录
**辑·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002 序:“新文学整体观”的构想———答林爱莲问
009 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整体观
026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启蒙传统
052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
093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浪漫主义
108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现代主义
128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忏悔意识
149 中国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演变
172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再版后记
178 附录:方法·激情·材料———与友人谈《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第二辑·新文学整体观续编
184 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218 先锋与常态———现代文学史的两种基本形态
240 简论抗战为文学史分界的两个问题
245 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
263 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290 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
306 现代都市文化与民间形态
338 我们的抽屉———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
358 共名与无名:百年文学管窥
373 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
394 《新文学整体观续编》后记
398 附录: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一封信
第三辑·我们的学科
406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概述
418 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其实还很年轻
432 评“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共生新体系”———范伯群先生的新追求和新贡献
448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
463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485 附录:上海文艺版《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序(郜元宝)
封面
书名:新文学整体观
作者:陈思和
页数:499页
定价:¥98.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218120621
PDF电子书大小:15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新文学整体观》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