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相关资料
[
一面是成就斐然的科学家、教育家,另一面是至情至性、关爱世人的随笔作家,李家同教授用充满智慧和善良的心,为每一个希望在心底收获安宁与澄净的读者提供了一段最美的阅读旅程。
——李开复
李家同的文字朴实无华,他用浅白的笔触为文字接上了温度,在不说教的感人叙述中,让人发觉暖流缓缓地灌注内心,且久久不散。
——豆瓣网友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
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语言上也是这样。事实是,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越多。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
……
——尹建莉,摘自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本书特色
[
该书作者为台湾畅销作家,也是一位富有人文关怀的学者,几米、刘德华、周迅、李开复等社会名人曾动情推荐他的作品。
该书对原有的语文教育模式进行了大胆的质疑与分析,认为传统的精读教育不但限制了孩子们的知识广度,更危险的是使其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该书着重强调了大量阅读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极端重要性,大量阅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还能授予孩子自己去主动求知,广泛求知的钥匙。
作者以丰富的人生经验为应该给孩子推荐什么样的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认为这些书能够帮助孩子全面成长。
该书台版版本在台湾十分畅销,获得大量家长及老师的欢迎与推荐。
]
内容简介
[
为什么要大量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大量阅读可培养哪些能力?应该为孩子选择哪些读物?
基础得靠阅读来奠定,大量阅读是基础教育的起点。“不能阅读”和所谓的文盲不同,它是指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却弄不清楚里面在说什么。我们的教育过于咬文嚼字地专注细节,这已和阅读本身无关,会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想象能力。基础根基若没有打牢,更会往上延伸到高等教育,甚至危及整体社会和国家的竞争力。
本书源自李家同教授近年不断走访台湾各地的演讲,讲题即为“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在书中,作者深刻总结了“不能阅读”的危害和“大量阅读”的益处,并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后,作者以浓郁的人道主义笔触,为缩短城乡阅读的差距,让所有的孩子共享阅读的乐趣而深情呼吁。
]
作者简介
[
李家同,1939年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曾任台湾暨南大学、静宜大学校长。1997年退休后,担任台湾多所大学荣誉教授。
李家同教授近年来从事散文写作,提倡社会关怀带有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因其作品每每传达出关怀弱势群体的理念,落笔之处真情动人,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李家同教授更是因此成为“台湾的良心”、“台湾的勇者”的最佳写照。
李家同教授的著作主要有《让高墙倒下吧》、《陌生人》、《幕永不落下》、《钟声又再响起》、《一切从基本做起》、《李伯伯最爱的40本书》等畅销书籍,几米、刘德华、周迅、李开复等社会名人曾动情推荐他的作品。
]
目录
引言
**章 为什么我们需要大量阅读
什么是“不能阅读”
普通常识不可能全部来自课本
普通常识不足的例子
第二章 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问题
*基础的学习能力障碍:文化刺激太少
阅读不足,学习任何课程都有困难
1.国文不好,数学等其他科目也一定会不好
2.阅读不够,抓不到文章的主旨
3.阅读不够,作文一定会不好
4.阅读不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5.阅读不够,文章常会主旨不明
第三章 语文能力的训练与重要性
网络文章的影响
封面
书名: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李家同
页数:128
定价:¥28.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300154411
PDF电子书大小:4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大量阅读的重要性》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