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价值转形-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一.二.三卷)
本书特色
[
本书研究价值转形问题,具体考察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三部类价值转形,四部类价值转形,多部门价值转形,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等问题,建立相应的价值转形模型。提出多部门价值转形,各种与价值转形有关的错误思想的来源等。
在本书的考察中,不仅考虑流通过程,而且考虑生产过程。特别强调生产过程对流通过程的决定作用,特别强调再生产条件的重要性。这种分析方法,解决了剩余价值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是如何实现的难题。
]
作者简介
[
沈民鸣,男,汉族,1949年11月25日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计量学、投入产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主要论文和著作有《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论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论马克思的两部类价值转形问题》、《奢侈品生产的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基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论价值转形中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百年价值转形研究》、《论最差土地的级差地租和土地价格问题》、《马克思的例子:如何确定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数学分析》以及三卷本《价值转形》。
]
目录
**卷 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价值转形 序 言 3 **篇 价值转形 11 **章 价值转形和二元价值转形问题的产生 11 **节 千百年的经济难题 11 第二节 商品交换中具有等同性的可通约的实体 11 第三节 劳动决定价值 12 第四节 斯密对价值的探索 13 第五节 李嘉图对价值的探索 15 第六节 马克思的贡献 16 第七节 马克思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 18 第八节 剩余价值转移不能同时满足平均利润和再生产条件 20 第九节 资本在不同部类之间转移,不能说明剩余价值转移是如何实现的 22 第十节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 24 第十一节 资本流动与剩余价值转移中的矛盾 24 第十二节 资本从价值形式转变为生产价格形式中的矛盾 24 第十三节 中等资本有机构成的部类的生产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等 25 第十四节 地租、农产品价格与价值转形的关系 25 第十五节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对剩余价值和价值的探索 26 第十六节 鲍特凯维兹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26 第十七节 斯威齐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30 第十八节 温特尼茨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30 第十九节 米克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32 第二十节 塞顿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34 第二十一节 鲍特凯维兹等人的价值转形理论的缺陷 35 第二章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38 **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 38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39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 43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45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 48 第六节 马克思的“两个等于”的观点在哪些系统之间成立 49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51 第八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 55 第九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59 第十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的数例 61 第十一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中*基本的外生变量 63 第十二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关系 64 第十三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关系 87 第十四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关系 110 第十五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曲线的特点 132 第十六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关系曲线的特点 138 第十七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的特点 148 第十八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与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169 第十九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基本变量的关系的数例 172 第二十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之差与基本变量的关系的数例 178 第二十一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各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偏离中等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的数例 184 第二十二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之差与各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偏离中等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的数例 189 第二十三节 为什么由价值决定生产价格 193 第二十四节 在价值转形中必须考察再生产条件 194 第二十五节 为什么要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研究价值转形 195 第二十六节 马克思的“两个等于”是否成立 195 第二十七节 价值转形是资本主义两大基本矛盾的反映 196 第二十八节 价值转形中价值规律是否变化 196 第二十九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97 第二篇 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价值转形 198 第三章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 198 **节 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 198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 198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200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模型 206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210 第六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 215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 215 第八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218 第九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模型 224 第十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234 第十一节 **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的数例 235 第十二节 第二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的数例 243 第十三节 本章结论 252 第四章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 254 **节 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 254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 254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256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模型 264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269 第六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 274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 275 第八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278 第九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模型 293 第十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309 第十一节 **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的数例 311 第十二节 第二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的数例 323 第十三节 中等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不相等 336 第十四节 生产价格与价值相等部门不是中等资本有机构成部门 337 第十五节 本章结论 337 第二卷 *差土地没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 第三篇 二元价值转形 5 第五章 二元价值转形与多元价值转形 5 **节 一元价值转形 5 第二节 二元价值转形 5 第三节 三元价值转形 7 第四节 四元价值转形 7 第五节 多元价值转形 8 第六章 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 9 **节 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 9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 9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12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 24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30 第六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 37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与一元价值转形的关系是辩证关系 38 第八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 39 第九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概念发生变化 42 第十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43 第十一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 51 第十二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68 第十三节 **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72 第十四节 第二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83 第十五节 第三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94 第十六节 第四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105 第十七节 二元价值转形是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配总剩余价值 117 第十八节 本章结论 118 第七章 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 119 **节 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 119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 119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122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 138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145 第六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 153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与一元价值转形的关系是辩证关系 154 第八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中的“两个等于”问题 155 第九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概念发生变化 159 第十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160 第十一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 178 第十二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204 第十三节 **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209 第十四节 第二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225 第十五节 第三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241 第十六节 第四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258 第十七节 中等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不相等 275 第十八节 生产价格与价值相等部门不是中等资本有机构成部门 276 第十九节 本章结论 277 第四篇 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 278 第八章 二元价值转形与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价值转形的比较 278 **节 第三章**种情况与第六章**种情况的比较 278 第二节 第三章第二种情况与第六章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的比较 278 第三节 第四章**种情况与第七章**种情况的比较 279 第四节 第四章第二种情况与第七章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的比较 280 第五节 本章结论 281 第九章 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 282 **节 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282 第二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 282 第三节 *差土地与中等土地 282 第四节 利润率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283 第五节 谷物价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285 第六节 两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286 第七节 剩余价值中属于资本家的比例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286 第八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地租利润比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287 第九节 资本家得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288 第十节 资本家*终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289 第十一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地租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290 第十二节 价值形式的地租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290 第十三节 各种变量与两部门租地面积比的关系的数例 291 第十四节 各种变量与**部门单位面积土地可能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 308 第十五节 各种变量与第二部门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 325 第十六节 平均利润率与土地面积、土地等级的关系的数例 342 第十七节 本章结论 344 第十章 *差土地面积和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对二元价值转形的影响 346 **节 各部门租用的土地由不同等级土地构成 346 第二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 346 第三节 *差土地面积对总面积和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谷物产量的影响 346 第四节 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对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谷物产量的影响 348 第五节 *差土地面积和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同时变化的情况 349 第六节 利润率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350 第七节 谷物价格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350 第八节 两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351 第九节 剩余价值中属于资本家的比例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351 第十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地租利润比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351 第十一节 资本家得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352 第十二节 资本家*终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352 第十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地租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352 第十四节 价值形式的地租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353 第十五节 影响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变化的因素 353 第十六节 各种变量与**部门租用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可能的谷物产量的关系的数例 354 第十七节 各种变量与第二部门租用的*差土地面积的关系的数例 372 第十八节 各种变量与第二部门租用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的数例 387 第十九节 平均利润率与*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的数例 405 第二十节 高等级土地的面积和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 407 第二十一节 本章结论 408 第十一章 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 411 **节 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411 第二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 411 第三节 **部门和第二部门租用土地的等级 412 第四节 利润率与各部门土地面积比例、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412 第五节 谷物价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 417 第六节 三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418 第七节 剩余价值中属于资本家的比例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419 第八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地租利润比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之间的关系 420 第九节 资本家得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 422 第十节 资本家*终得到的剩余价值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 422 第十一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地租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 423 第十二节 价值形式的地租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 424 第十三节 各种变量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的数例 425 第十四节 各种变量与**部门单位面积土地可能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 461 第十五节 各种变量与第二部门单位面积土地可能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 480 第十六节 各种变量与第三部门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 498 第十七节 平均利润率与土地面积、土地等级的关系的数例 516 第十八节 本章结论 519 第三卷 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 第五篇 *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 5 第十二章 *差土地有级差地租条件下的农产品价格、级差地租和利润 5 **节 马克思的观点 5 第二节 恩格斯的观点 6 第三节 马克思的分析方法 8 第四节 马克思分析方法的优点 13 第五节 马克思分析方法的缺点 14 第六节 恩格斯的分析方法 15 第七节 恩格斯分析方法的优点 19 第八节 恩格斯分析方法的缺点 21 第九节 级差地租形成的历史过程 23 第十节 在某一等级土地上生产增加的谷物是抽象的结果 28 第十一节 在*差土地没有级差地租的条件下,马克思为什么假设单位面积*差土地投入的资本较少,单位面积其他各级土地投入的资本相同 28 第十二节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差土地如何实现级差地租 30 第十三节 按照恩格斯的分析方法*差土地如何实现级差地租 35 第十四节 马克思的分析方法与恩格斯的分析方法的比较 40 第十五节 *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是特殊的扩大再生产 41 第六篇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 43 第十三章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 43 **节 级差地租**形式和级差地租第二形式 43 第二节 生产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 44 第三节 马克思决定农产品价格和各级土地级差地租的方式 44 第四节 用谷物代表农产品 45 第五节 第二部门的谷物产量增长率为第二部门生产中耗费的劳动的阶跃函数的情况 45 第六节 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对*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影响 48 第七节 从*差土地没有级差地租到*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转变方式 49 第八节 劳动的增长与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的增长 49 第九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 50 第十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53 第十一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 69 第十二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75 第十三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 82 第十四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与一元价值转形的关系是辩证关系 84 第十五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 84 第十六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概念发生变化 87 第十七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88 第十八节 矩阵形式的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 96 第十九节 矩阵形式的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115 第二十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119 第二十一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级差地租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 130 第二十二节 农产品产量增长与资本增长的关系 130 第二十三节 *差土地有级差地租与利润降低 131 第二十四节 谷物产量增长是资本增长的函数 132 第二十五节 连续投资对谷物产量的影响 133 第二十六节 在其他各级土地上增加投资满足谷物需求的情况 133 第二十七节 租用第二部门b级土地的资本家为什么增加资本 136 第二十八节 本章结论 138 第十四章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 140 **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考察的变量 140 第二节 阶跃过程与谷物产量连续增长过程 141 第三节 假设条件、符号规定和价值转形模型 141 第四节 生产中耗费的劳动的增长是谷物产量增长的真正原因 142 第五节 第二部门平均谷物产量、b级土地增加的谷物产量与增加资本的关系 143 第六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增加的谷物产量、劳动增长率的关系 145 第七节 剩余价值中属于资本家的比例、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 147 第八节 边际谷物价格、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 150 第九节 单位面积*差土地的级差地租、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 151 第十节 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 151 第十一节 边际产品成本、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 152 第十二节 资本、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 153 第十三节 剩余价值、利润、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 155 第十四节 地租、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 157 第十五节 阶跃过程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 160 第十六节 价值形式的资本连续增长过程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 163 第十七节 阶跃过程和阶跃之后谷物产量增长过程的对比 199 第十八节 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的矛盾、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矛盾 202 第十九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降低的本质 202 第二十节 本章结论 204 第七篇 谷物生产率渐变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 206 第十五章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 206 **节 土地的谷物劳动生产率与谷物资本生产率 206 第二节 劳动、资本、谷物产量、谷物生产率的关系 207 第三节 第二部门谷物劳动生产率线性下降的情况 209 第四节 谷物生产率凹函数形式下降的情况 213 第五节 第二部门谷物生产率凸函数形式下降的情况 215 第六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 217 第七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220 第八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 235 第九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241 第十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 248 第十一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与一元价值转形的关系是辩证关系 249 第十二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 250 第十三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概念发生变化 253 第十四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253 第十五节 矩阵形式的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 264 第十六节 矩阵形式的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281 第十七节 谷物生产率为资本的单调递减的线性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285 第十八节 谷物生产率为资本的单调递减的倒数函数或双曲线形式的二次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296 第十九节 谷物生产率为资本的单调递减的抛物线形式的二次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 307 第二十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级差地租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 319 第二十一节 谷物生产率、谷物价格、*差土地的级差地租、剩余价值分配、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 321 第二十二节 在其他各级土地上增加投资满足需求的情况 324 第二十三节 第二部门b级土地的利润的变化 325 第二十四节 本章结论 328 第十六章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 330 **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考察的变量 330 第二节 假设条件、符号规定和价值转形模型 331 第三节 第二部门平均谷物产量、b级土地增加的谷物产量与增加的劳动的关系 332 第四节 谷物生产率线性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 335 第五节 谷物生产率线性降低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关系的特点 369 第六节 谷物生产率凹函数形式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 369 第七节 谷物生产率是资本的单调递减的倒数函数或双曲线形式的二次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关系的特点 405 第八节 谷物生产率凸函数形式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 406 第九节 谷物生产率是资本单调递减的抛物线形式的二次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关系的特点 448 第十节 各种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对剩余价值分配影响的差别 448
封面
书名:二元价值转形-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一.二.三卷)
作者:沈民鸣
页数:1711
定价:¥298.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300203300
PDF电子书大小:12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二元价值转形-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一.二.三卷)》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