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陈新宇
本书特色
[
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按照教师陈新宇研究生课程《中国法律史》的教学内容,汇集对《中华帝国的法律》一书的研读成果。课程以读书会的形式研读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分别担任报告人、评议人等角色,在集体讨论与争鸣中激发灵感、互相砥砺;秉持“照着说”、“接着说”的研读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对著作进行发散性思考。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研读内容既基于著作,又不拘泥于著作,既有对著作文本的补充,也有对部分观点的商榷;同时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具有多元化的研读角度。参与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编写的学生既包括法学院学生,也包括历史系学生,既有法史学专业的学生,也有法理学等专业的学生。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将法学、历史学基本理论与古代司法案例、判词相结合,与相关法典、律令相联系,使研读内容更加丰富,体现出一定的学术价值。
]
内容简介
[
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按照教师陈新宇研究生课程《中国法律史》的教学内容,汇集对《中华帝国的法律》一书的研读成果。课程以读书会的形式研读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分别担任报告人、评议人等角色,在集体讨论与争鸣中激发灵感、互相砥砺;秉持“照着说”、“接着说”的研读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对著作进行发散性思考。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研读内容既基于著作,又不拘泥于著作,既有对著作文本的补充,也有对部分观点的商榷;同时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具有多元化的研读角度。参与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编写的学生既包括法学院学生,也包括历史系学生,既有法史学专业的学生,也有法理学等专业的学生。法理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将法学、历史学基本理论与古代司法案例、判词相结合,与相关法典、律令相联系,使研读内容更加丰富,体现出一定的学术价值。
]
目录
导读——为什么是《中华帝国的法律》? ·陈新宇001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法:起源、法典与思想——**篇**章一至六节报告 ·路 旸011评议报告 ·杨同宇022精彩讨论 ·026儒家与法家——**篇**章七至十二节报告 杨同宇029评议报告 ·郑中云041精彩讨论 ·045史料与法典:清代法制研究资料——**篇第二章一至二节报告白冉冉048评议报告 ·郑斯璐057精彩讨论 ·061清代法制史中律、例、注等概念及其背后的分析框架——**篇第二章三至四节报告 王天霖063评议报告 ·朱正豪073精彩讨论 ·076五刑的源起与发展——**篇第三章一至六节报告 ·刘文杭078评议报告 ·朱正豪089精彩讨论 ·092《中华帝国的法律》死刑、附设刑和刑制的总体情况——**篇第三章七至十一节报告朱正豪094评议报告 ·刘文杭104精彩讨论 ·108清代的司法构造与运作实践——**篇第四章一至二节报告 ·翟家骏110评议报告 ·白冉冉121精彩讨论 ·124清代死刑案件的审判制度——**篇第四章三至四节报告 ·尹子玉126评议报告 ·路 旸137精彩讨论 ·145衡情断狱,古方本草:认识《刑案汇览》——**篇第五章报告张一民147评议报告 ·刘文杭157精彩讨论 ·160家族与复仇——**篇第六章一至三节报告 郑斯璐162评议报告 ·翟家骏171精彩讨论 ·174帝制中国的社会控制与家庭制度——**篇第六章四至五节报告杨同宇176评议报告 ·徐逸尘187精彩讨论 ·190清代法律和社会控制:以《刑案汇览》为中心的考察——第二篇一至四节报告 ·徐逸尘192评议报告 ·张一民203精彩讨论 ·206“律例无专条”下清代刑部的法律适用:以《刑案汇览》为中心的考察——第二篇五至七节报告 翟家骏209评议报告 ·郑中云220精彩讨论 ·224法典编纂与法官释法:兼论法律的概念——第三篇报告 郑中云226评议报告 ·郑斯璐244精彩讨论 ·247致 谢 249
封面
书名: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陈新宇
作者:陈新宇、杨同宇
页数:0
定价:¥59.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1-01
ISBN:9787302512714
PDF电子书大小:14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法史学经典著作研读:中华帝国的法律/陈新宇》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