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制度选择论

内容简介

[

本书作为对此决策的支持者,通过对义务教育制度、教育政策以及对职业教育备受冷落的历史和文化学考察,认为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渗透职业教育有利于教育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有利于转移教育的顺利实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解决因学而无用导致的选择性失学和选择性辍学现象。然而,由于在我们目前已经较为稳定的教育制度的框架下,过早地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意味着将来很难获得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机会。而现有的义务教育制度体系之所以能够延续下去,不仅是因为制度的惯性造成的,而且有其合理存在的社会基础,这种社会基础源于对普通教育中的学术知识的崇拜与热爱;源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此外,*重要的原因是源于政府的政策偏好导致的培养精英人才的价值观,等等。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不仅关涉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提供一套保障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序发展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讲,解决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经济状况是关键因素,因为目前在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更多原因来自于贫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义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还有儿童因经济贫困都没能受到完整的小学教育,还何谈对教育制度的选择。本书仅对选择性失学和辍学问题的解决思路从理论上对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力图以此作为肯定性的说明与回应。

]

作者简介

[

李艳,1965年生,山东省牟平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曾任教于大连大学人文学院,现任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所副教授。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三部,主持及参与国家、北京市“十五”、“十一五”课题十余项。研究方向是教育社会学。

]

目录

前言绪论**章 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哲学本体论 **节 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核心概念 一、义务教育的统一性 二、义务教育的同一性 三、义务教育的差异性 四、义务教育的制度选择 第二节 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法 二、政策分析法 三、文化分析法 第三节 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研究综述  一、学位论文中的相关研究  二、其他论著中的相关研究第二章 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现实本相论 **节 农村教育的背景 一、农村教育的社会背景 二、农村教育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一、普通义务教育的困境 二、职业初中教育的困境 三、分级管理形式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相互补充第三章 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社会本质论 **节 义务教育的财政体制及其问题 一、国家财政支持及其问题 二、农民支付能力及其问题 第二节 宏大教育目标与乡村社会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二、政府行为与民族文化认同和义务教育  第三节 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二、文化隔离对职业教育的制约 第四章  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教育本色论第五章  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发展本位论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农村义务教育制度选择论

书名:农村义务教育制度选择论

作者:李艳.李双名编著

页数:194

定价:¥25.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303104215

PDF电子书大小:15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农村义务教育制度选择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