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卷-中国教育通史-11-(下)

内容简介

[

  《中国教育通史11:清代卷(下)》撰写者,按章节顺序依次为:金林祥(前言,第三章第二节“二”、第三节和结语)、周瑾(**章)、庞守兴(第二章、第六章)、张蓉(第三章**节)、许国春(第三章第二节“一”)、叶存洪(第四章)、赵俊杰(第五章)。

]

作者简介

[

  金林祥,上海市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中国教育史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副会长、《生活生活》杂志主编等。199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

目录

**章 晚清封建教育制度**节 晚清教育制度的衰败一、官学名存实亡二、书院积弊丛生三、私塾困难重重第二节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改革封建教育一、改革八股取士制度二、主张经世致用之学三、倡导学习西学第二章 太平天国的教育制度**节 太平天国的文教政策一、以拜上帝教作为文教建设的指导思想二、反对孔孟儒教的政策及其演变三、重用知识分子的政策第二节太平天国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内容一、教育组织形式二、教育内容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一、《钦定士阶条例》中规定的科举制度二、实际施行的科举制度第三章 近代中国新教育的产生**节 各类新式学堂一、外国语学堂二、军事学堂三、科学技术学堂第二节 著名的新式学堂一、近代中国**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二、近代中国**所海军制造学校——福州船政学堂第三节 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一、容闳与幼童留美二、派遣留欧学生第四章近代中国新教育的发展**节 甲午战争后教育的新进展一、维新派强调开“民智”、育“新民”二、效法西方,建立近代学制成为教育界的普遍要求三、两级制、三级制普通学堂的出现第二节 “百日维新”时的教育改革一、百日维新期间重要教育改革措施概述二、废除八股考试,改试策论三、维新运动时的书院改学堂四、设立专门学堂和实业学堂五、创办京师大学堂第五章 近代中国新教育制度的建立**节 书院改学堂一、戊戌政变后书院的改制二、新政时期书院重新改学堂三、书院改学堂评价第二节 留日教育高潮一、留日高潮的历史背景二、留日高潮概观三、留日高潮的特点和影响第三节 近代学制的建立一、《钦定学堂章程》的制定与颁布二、《奏定学堂章程》的制订与实施三、新式学堂的发展第四节废除科举,设立学部,颁布教育宗旨一、废除科举制二、设立学部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三、颁布教育宗旨第六章 教会教育制度**节 教会学校的萌芽一、传教士来华办学的开始二、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办教育特权三、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与成因第二节 教会教育的普通学校制度一、教会学校发展的缘由二、教会小学的发展三、教会中学的发展四、教会大学的发展第三节教会教育的其他相关制度和机构一、职业教育二、女子教育三、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和中华教育会结 语人名与专业术语索引参考文献

封面

清代卷-中国教育通史-11-(下)

书名:清代卷-中国教育通史-11-(下)

作者:金林祥 主编

页数:426

定价:¥138.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303158713

PDF电子书大小:11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清代卷-中国教育通史-11-(下)》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