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
节选
[
《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内容简介: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历代的诗人在欢度这些节日时,给我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词章。这些诗歌的内容深邃而丰厚,是国学的珍品,学习和鉴赏这些诗歌,是弘扬国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帮助读者事半功倍地学习,我们按照这八个节日的顺序,精选了历代二百多首反映节日情趣的诗歌,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通俗地加以分析,写成这本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通俗读物,以飨读者。
]
相关资料
[
夏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叫做“岁首”,又叫做元旦。其实,我国古代历法岁首的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古代以北斗星斗柄的运转计算月份,斗柄所指的时辰,叫做“斗建”。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古代历法岁首的不同,主要是“斗建”的不同。夏历以建子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为岁首,即以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周历以建寅为岁首,即以十一月的冬至日为岁首。这三种岁首,便依次叫做周正、殷正、夏正,合称“三正”。秦代依照周历,也是以十一月的冬至为岁首的,汉代开始也是随着秦代的周历以十一月的冬至为岁首,到了汉武帝刘彻大初元年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历代便固定以正月初一为岁首,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岁首是我国汉族的夏历年节,俗称“过新年”。夏历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规定:一年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在十九年里有七个闰月。为什么有闰月呢?大家知道: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夏历把一年定为354天或355天,所余的时间约每三年积累成一个月,加在某一年里,这样的办法在历法上叫做闰。夏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做闰某月,有闰月的一年叫做闰年。这一年就有13个月,即383天或384天。这种历法的特点是:既重视月相盈亏变化,又照顾寒暑节气,年、月长度都依据天象。主要缺点是平年和闰年的日数相差太多。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这是一本喜闻乐见、开卷有益的《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这是一本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这是一本海内海外龙的传人喜阅爱读的《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
]
作者简介
[
蓝光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语文教师。1927年生于江两省信丰县,1953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之后便在广东广雅中学、华南师范火学附属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40年。1982年,蓝先生领衔编著的《高考专题作文训练》,在全国指导作文的方式方法上具有独创性,该书中“材料作文”的提法在全国也属首创。1986年,广东试行语文标准化考试前,蓝先生与同事编著的《语文标准化题型研究》,是全国最早出现的同类读物。丰要出版了《历代诗歌选读》、《国学基础》、《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中学生古汉语字典》、《四书新裁》。蓝先生三次应出版社的邀请主编、出版了高一、高二、高三《高中古诗文夹注夹译与练习》共三册,还担任了“中小学各科一课…练”从书的总策划,以及由广东省教育厅主持编写的《中学文言字典》的副主编。
]
目录
一、新年 祭灶词 岁暮归南山 岁晏行 桂州腊夜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岁暮到家 馈岁别岁守岁 乙亥岁除渔梁村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除夜 除夜太原寒甚 鹤鸪天庚子岁除 六年归广州寓居海幢寺岁除日作 元日述怀 元日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踏莎行 探春令 甲辰元日 德佑占二年岁旦二首 己丑元日 人日思归 人日寄杜二拾遗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人日登粤王台 人日立春对新月忆故情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汉宫春立春日 [双调]清江引立春……二、元宵三、清明四、端午五、七夕六、中秋七、重阳八、冬至后记
封面
书名: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
作者:蓝光中
页数:312
定价:¥43.8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306036681
PDF电子书大小:13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