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现代性的形成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实证研究
本书特色
[
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应用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离不开农民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其实现程度取决于农民自身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现代性水平。
个人现代性指的是个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一套基本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我国农民的现代性逐渐增强,传统性逐渐减弱,他们的人格和社会心理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但是,在地域、个体及现代性因素等诸多方面呈现出“差序格局”,尚未完成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
农民现代性的滞后制约了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关注农民的现代性问题,不仅可以探究农民社会心理的变化和现代人格的获得情况,而且为农村实际工作提供政策参考,有利于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为例,通过建立现代性量表对农村劳动力现代性的状况进行了度量,分析促成农村劳动力现代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实证检验现代性对于提高农民农业收入和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内容简介
[
NULL
]
作者简介
[
朱娅,江苏盐城人,管理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南京农业大学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农村区域发展与农村公共政策研究。
]
封面
书名:农村劳动力现代性的形成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实证研究
作者:朱娅著
页数:156
定价:¥29.8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306049421
PDF电子书大小:7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农村劳动力现代性的形成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实证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