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方法与美学-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
本书特色
[
胡塞尔所创立的现象学,其*基本的精神原则是“回到事情本身”,其核心是本质直观和先验还原的方法,以及由此所发现的奠定人类知识基础的“纯粹意识”的意向性理论。把上述精神、方法和理论运用于美学领域,便催生了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现象学美学。本书为厘清其学术理论渊源,以现象学方法为经,上溯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下及盖格尔、茵加登和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力图从深层为现象学哲学和现象学美学作一个贯通,借以揭示现象学哲学与现象学美学之间、现象学美学诸家之间在方法论方面继承改造发展演变之轨迹。
]
内容简介
[
胡塞尔所创立的现象学,其*基本的精神原则是“回到事情本身”,其核心是本质直观和先验还原的方法,以及由此所发现的奠定人类知识基础的“纯粹意识”的意向性理论。把上述精神、方法和理论运用于美学领域,便催生了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现象学美学。本书为厘清其学术理论渊源,以现象学方法为经,上溯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下及盖格尔、茵加登和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力图从深层为现象学哲学和现象学美学作一个贯通,借以揭示现象学哲学与现象学美学之间、现象学美学诸家之间在方法论方面继承改造发展演变之轨迹。
现象学美学是一个由众多美学业家组成的美学流派。本书从胡塞尔哲学的深奥晦涩、高度思辨,让我们充分领教了现象学哲学的高深莫测,然后是盖格尔、茵加登,然后是杜夫海纳。随着课题的逐步拓展,在山重水复、疑惑彷徨的同时,也渐渐感到了柳暗花明的欣慰。
]
目录
前言**章 艾德蒙德·胡塞尔**节 理想哲学一、哲学作为严格科学二、批判三、现象学的建构第二节 心理学与逻辑学一、心理主义批判之前二、心理主义批判三、心理主义批判之后第三节 本质与本质直观一、“本质”概念界定二、本质直观三、本质直观的方法及其规定第四节 两种思维态度与先验还原一、认识的可能性二、两种思维态度三、先验还原第五节 时间意识一、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二、意识的时间性三、内在时间结构第二章 莫里茨·盖格尔**节 价值论美学与现象学的方法一、对事实论美学的分析和批判二、审美对象与先验还原三、审美对象与本质直观第二节 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一、审美态度和非审美态度二、审美感受体验和非审美感受体验三、审美判断与非审美判断四、审美的直观与静观五、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第三节 审美价值与存在的自我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二、审美价值的主观性第三章 罗曼·茵加登**节 纯粹的意向性对象一、排除:文学作品不是什么二、纯粹的意向性对象三、杜夫海纳对茵加登的批评第二节 文学作品结构分析一、语音层次二、意义单元层次三、图式化观相层次四、再现的客体层次第三节 比较:文学作品结构的其他理论一、传统的内容、形式二分结构二、兰色姆的“构架-肌质”论第四节 形而上学性质一、功能二、来源三、存在方式第四章 米·杜夫海纳**节 纯粹知觉对象一、知觉对象二、纯粹知觉对象第二节 纯粹意识意向性一、“意向性”涵义二、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对象三、意向作用-意向对象四、自我-我思-所思第三节 知觉意向性一、胡塞尔的“感知”意识二、梅洛-庞蒂的知觉意识三、知觉意向性结构要素分析第四节 纯粹知觉意向性与现象学还原一、知觉**二、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三、胡塞尔与梅洛-庞蒂“现象学还原”思想之比较四、杜夫海纳的现象学还原第五节 审美对象存在方式具体含义的展开一、“自在-为我们”二、“自为-准主体”三、“准主体”与“准客体”第六节 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一、审美对象是辉煌地呈现的感性二、“感性”的含义三、“物质材料”与“物质手段”四、“原始感性”与“审美感性”五、感性与审美知觉六、呈现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现象学方法与美学-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
作者:张云鹏
页数:未知
定价:¥32.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308052207
PDF电子书大小:15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现象学方法与美学-从胡塞尔到杜夫海纳》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