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法制环境研究-以义乌民营经济法制三十年为分析视角

节选

[

《中国民营经济法制环境研究:以义乌民营经济法制三十年为分析视角》内容简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按照西蒙·库兹涅茨教授的说法,现代经济增长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表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资源从初级产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流动及优化配置,即工业化;二是资源从农村地区向具有空间区位优势的城镇集聚及优化配置,即城市化。因此,工业化的城市化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表明,经济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教授所言,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制度的变迁同样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资源配置主体的变化——民营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民营化;二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即市场化。可以认为,中国30年的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实际上也就是民营化和市场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

]

本书特色

[

《中国民营经济法制环境研究:以义乌民营经济法制三十年为分析视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国家“985工程”二期资助项目。

]

内容简介

[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按照西蒙·库兹涅茨教授的说法,现代经济增长意义上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表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资源从初级产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流动及优化配置,即工业化;二是资源从农村地区向具有空间区位优势的城镇集聚及优化配置,即城市化。因此,工业化的城市化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表明,经济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教授所言,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制度的变迁同样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资源配置主体的变化——民营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民营化;二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即市场化。可以认为,中国30年的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实际上也就是民营化和市场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

]

目录

**章 民营经济的行政法问题及其改革第二章 民营经济法律规制的一般原理 **节 民营经济的中国语境 第二节 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变迁 第四节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法律环境存在的问题第三章 义乌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民营经济的总体脉络 **节 萌芽阶段 第二节 产生阶段 第三节 发展阶段 第四节 巩固阶段第四章 义乌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节 所有权制度 第二节 经济组织制度 第三节 行政监管制度 第四节 行政保护制度第五章 义乌党委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节 党委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在法学框架下讨论政策与法律的交互式整合 第三节 民营经济法制结构的演进:在党委政策指引下,法治环境的逐步改善第六章 义乌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节 义乌政府在改革初期对义乌小商品经济的允许 第二节 义乌政府在小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与扶持 第三节 义乌政府对自身权力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四节 义乌民营经济法律规制的成功经验第七章 义乌法院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节 司法萌芽期:改革开放至80年代末 第二节 司法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第三节 司法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第四节 司法完善期:21世纪至今第八章 公用事业特许与政府规制——立足于中国水务民营化实践的初步观察 **节 公用事业的民营化 第二节 水务民营化的模式选择 第三节 公用事业特许和水务民营化过程 第四节 公用事业特许后的政府规制附1 三十年义乌大事记(1979-2008)附2 浙江省民营经济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梳理后记

封面

中国民营经济法制环境研究-以义乌民营经济法制三十年为分析视角

书名:中国民营经济法制环境研究-以义乌民营经济法制三十年为分析视角

作者:金承东主编

页数:254

定价:¥35.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308071659

PDF电子书大小:10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民营经济法制环境研究-以义乌民营经济法制三十年为分析视角》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