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之路——媒介化社会与传媒的阶层书写
本书特色
[
传媒可以是通往沟通的桥梁和通向上天的路途,也可以是遮蔽视野和铸造偏见的手段。韩素梅著的《巴别塔之路(媒介化社会与传媒的阶层书写)》旨在思考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传媒——包括传统大众媒体与各式新媒体——书写社会与文化分层的过程。例如,影视文本中进城谋生的“傻根”式“完美”农民工形象;婆媳剧中进城生活的“恶婆婆”“凤凰男”与城市“孔雀女”形象;号称纪录片的《变形计》之城乡身份互换的叙事表征;杂糅性的中产表征一一既是全球性的消费先锋和“产消者”,也借由影视与现实的互为指涉进行自我矮化和话语抵制;处于社会中上层的企业家在各类新闻报道中成为一个时代的新偶像;进一步讲,这些阶层书写还互为指涉和互相说明。
对大众流行文化与传媒领域中有关阶级阶层内容的分析,不只是经典的文化研究路径或结构主义的批判路径,而是一种立足于结构主义基础上的建构主义思考。阶级/阶层维度的传媒公共性是否可建?人类是否可以再次搭建巴别塔?答案虽然是模糊的,但至少它可以也应该是传媒的一种目标与使命。
]
内容简介
[
本书旨在思考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 传媒 —— 包括传统大众媒体与各式新媒体 —— 书写社会与文化分层的过程, 也借由影视与现实的互为指涉进行自我矮化和话语抵制 ; 处于社会中上层的企业家在各类新闻报道中成为一个时代的新偶像 ; 进一步讲, 这些阶层书写还互为指涉和互相说明。
]
作者简介
[
韩素梅,女,1969年生,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与大众文化、媒介化社会与社会关系等议题。近年来的研究集中于中国城市化与传媒的关系探讨,已出版专著《传媒之城:媒介视野下的城市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
目录
**章 媒介化社会与阶级/阶层流变 **节 全球范围内媒介化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两种经济体制下的阶级/阶层流变 第三节 传媒资源分配及阶层表征研究第二章 阶级/阶层夹缝:完美的农民工形象 **节 傻根及傻根家族——狼与羊的故事 第二节 唾弃西装与穿上西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改造与阶级阶层困境 第三节 命名与阶层救赎及身份询唤第三章 阶级/阶层相遇:“恶婆婆”炼成记及“凤凰男”“孔雀女”形象 **节 婆媳关系与城乡相遇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与阶级/阶层区隔 第三节 城乡、性别、阶级/阶层话题的多歧交叉 第四节 两种范式及话语权归属第四章 弥合或加剧?作为乌托邦剧场的《变形计》 **节 人物及情节的模式化设定 第二节 城乡/阶层相遇与文化震惊 第三节 “来自远山的呼唤”与乌托邦剧场第五章 中间位置的中产阶层:消费模范及其他 **节 中产阶层趣味及中下阶层的相遇 第二节 阶层向下流动:中产阶层自我矮化及其文化表征 第三节 中产阶层与新媒介:“产消者”与“全球地方性”(glocal)第六章 新偶像:作为阶层的企业家媒介形象 **节 经济增长的国王或“历史的回归者” 第二节 成为媒体的企业家及成为企业的媒体 第三节 模式化的企业家形象 第四节 为什么模式化?结语 传媒公共性与重建巴别塔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封面
书名:巴别塔之路——媒介化社会与传媒的阶层书写
作者:韩素梅著
页数:258页
定价:¥56.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308174039
PDF电子书大小:7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巴别塔之路——媒介化社会与传媒的阶层书写》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