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心理学(第4版)/张云著
本书特色
[
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的公共关系学,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本书*章为绪论,从总体上介绍这门学科;第二、三、四章论述公共关系客体——公众的心理;第五、六、七章论述公共关系过程中的心理;第八、九章论述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本书为建立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作出了尝试,并尽可能划清了公关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的界限,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一本体系新颖、内容翔实、适应面较宽的教科书。本书自1992年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曾获全国社科类优秀畅销书奖。
]
作者简介
[
张云,男,1953年3月生,浙江嘉善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担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中国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市九十年代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公共关系专家组成员等兼职。2006年度荣获“中国公关教育20年突出贡献奖”,2007年度荣获“中国公关20年优秀著作教材奖”,2010年度荣获“中国公共关系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
目录
目 录 **章 绪 论 **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视角中的公共关系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二、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第三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问题与思考 第二章 公众的心理特征 **节 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一、什么是公众心理特征 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 第二节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体在能力上的特征 二、个体在气质上的特征 三、个体在性格上的特征 四、个性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第三节 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一、不同性别者的心理特征 二、不同年龄者的心理特征 三、不同职业者的心理特征 四、不同文化者的心理特征 五、角色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第四节 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 二、群体领袖的心理特征 三、群体、群体领袖和公共关系 问题与思考 第三章 公众的心理倾向 **节 公众的兴趣倾向 一、兴趣的一般含义 二、兴趣的个别差异 三、公众兴趣和公共关系 第二节 公众的需要倾向 一、什么是需要 二、需要的类别 三、需要的层次 四、公众需要和公共关系 第三节 公众的价值观倾向 一、价值和价值观 二、价值评价体系 三、价值取向类型 四、价值观和公共关系 第四节 公众的自我倾向 一、自我的构成和境界 二、自我的分化和统一 三、自我倾向和公共关系 问题与思考 第四章 公众的心理定势 **节 心理定势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定势 二、心理定势的特点 三、心理定势的类别 四、心理定势的作用 第二节 微观心理定势 一、首次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经验效应 四、移情效应 第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 一、社会刻板印象 二、地域文化心理 三、民族文化心理 第四节 流行心理定势 一、时尚表现的心理定势 二、流言表现的心理定势 三、骚乱表现的心理定势 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 对公众心理的认知 **节 对公众个体心理的认知 一、从外部特征判别公众心理 二、从言语、动作了解公众心理 第二节 对公众群体心理的认知 一、对内部公众心理的认知 二、对社区公众心理的认知 三、对媒介公众心理的认知 四、对政府公众心理的认知 五、对购买公众心理的认知 第三节 对公众心理变化的认知 一、宏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二、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三、舆论导向引起的心理变化 四、思想教育引起的心理变化 五、主体行为引起的心理变化 第四节 克服认知公众心理的障碍 一、影响认知的对象因素 二、影响认知的情境因素 三、影响认知的主观因素 四、克服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问题与思考 第六章 和公众心理的沟通 **节 和公众的信息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含义 二、信息沟通的模式 三、信息沟通的内容 四、信息沟通的网络 第二节 和公众的意见沟通 一、意见沟通的界定 二、意见沟通的功能 三、公众意见的类别 四、意见沟通的过程 第三节 和公众的感情沟通 一、公众的情绪和情感 二、公众情绪的体察 三、公众情感的满足 第四节 和特殊公众的沟通 一、和身心异常者的沟通 二、和品质不良者的沟通 三、和受挫折者的沟通 四、和性骚扰者的沟通 问题与思考 第七章 对公众心理的影响 **节 劝导方法的运用 一、告知型劝导 二、说服型劝导 三、浸润型劝导 四、逆向型劝导 五、劝导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暗示方法的运用 一、暗示的功效 二、暗示的类型 三、暗示的条件 四、暗示的技巧 第三节 感染方法的运用 一、感染的一般概念 二、感染的作用机制 三、感染的表现形式 四、增强感染的力量 第四节 诱引方法的运用 一、诱引的心理学含义 二、兴趣方面的诱引 三、需要方面的诱引 四、其他方面的诱引 问题与思考 第八章 组织的社会形象 **节 组织形象概述 一、什么是组织形象 二、组织形象的特点 三、组织形象的构成 四、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 第二节 组织形象和公众印象 一、印象和形象的关系 二、印象形成的过程 三、印象形成的途径 四、巩固和加深公众印象 第三节 组织形象和公众态度 一、态度的含义和特点 二、态度的类别和功能 三、态度和组织形象的关系 四、强化态度和转变态度 第四节 组织形象和公众舆论 一、公众舆论的概念 二、公众舆论的威力 三、公众舆论的知晓 四、制造舆论和引导舆论 问题与思考 第九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 **节 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 一、集体具有的特征 二、集体对个体的影响 三、集体意识的形成 四、集体的集体意识 第二节 组织成员的主人意识 一、主人意识和主人地位 二、主人意识的人性归因 三、主人意识的自我归因 四、强化集体的主人意识 第三节 组织成员的公众意识 一、什么是公众意识 二、公众意识的表现 三、公众意识的培养 四、公众意识的普及 问题与思考 附 录 第四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版后记
封面
书名:公关心理学(第4版)/张云著
作者:张云 著
页数:0
定价:¥32.0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5-01
ISBN:9787309074925
PDF电子书大小:5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