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救赎-从德浪漫派到T.W.阿多诺

本书特色

[

     从形式上来看,孙斌编著的《审美与救赎:从德 国浪漫派到t·w·阿多诺》是一个断代史意义上的哲 学研究,即考察德国哲学从早期浪漫派到阿多诺的一 个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本书试图去追溯现代 德国哲学得以成为可能的另一条思想线索。本书以审 美与救赎为标题,当然同浪漫派对于诗、艺术以及宗 教的热情探讨密切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审美 的态度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揭示。循着这条线索和这种 态度,本书对诺瓦利斯、施勒格尔、马克思、尼采、 本雅明和阿多诺这六位人物的相关思想进行了研究。

]

内容简介

[

    从形式上来看,孙斌编著的《审美与救赎:从德国浪漫派到t·w·阿多诺》是一个断代史意义上的研究,即考察德国哲学从早期浪漫派到阿多诺的一个发展。这个考察的主题就是审美与救赎。之所以以此为主题,当然与浪漫派对于诗、艺术和宗教的热情探讨密切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审美的态度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揭示。这种态度就是诗人意义上的让出自身。由于让出,神、自然和人得以发生勾连运转,万事万物得以生成和呈现。与此同时,救赎被追溯到人的生存活动中的基本趋向,即从原初的动荡不安中摆脱出来。但是,这个摆脱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总是处在不停歇的回复之中。因此,人必须不断省察和考虑如何从背离自己的生活中摆脱出来。本书正是对这样的省察者和考虑者进行了一种可以说是谱系性的考察。

]

目录

导论**章 蓝花召唤我们回家——诺瓦利斯  **节 蓦然升起的乡愁    一、原初的予与夺    二、家的方向与距离    三、哲学成为一种乡愁  第二节 向着蓝花的漫游    一、蓝花的召唤    二、自然中的漫游    三、矿工的故事  第三节 掀起塞斯女神的面纱    一、来自费希特的礼物    二、伊希斯的面容    三、奇迹之中的奇迹第二章 反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施勒格尔  **节 在哲学的名义下    一、反讽的真正故乡    二、机智的理性    三、哲学的另一副面孔  第二节 奇特的普适性    一、为什么恰恰是化学    二、断片与体系    三、面向神性的理念  第三节 借着教化开始    一、连续不断的搏斗    二、尘世之花的牺牲第三章 普罗米修斯的苦难与解放——马克思  **节 谁是普罗米修斯    一、“总而言之,我憎恨所有的神”    二、“我坐在这里造人”    三、盗火者  第二节 奥林匹斯山的秘密及其内在现实    一、预见者    二、私有制与有用性ⅰ    三、私有制与有用性ⅱ  第三节 作为普罗米修斯后裔的无产阶级    一、无产阶级的肝脏ⅰ    二、无产阶级的肝脏ⅱ    三、解放者与反讽者第四章 通向永恒回归的道路——尼采  **节 解除苦难的苦难    一、把梦继续梦下去    二、苦难的艺术    三、人成为艺术作品  第二节 身体与醉    一、身体使人成为艺术作品    二、力量就是力量的过剩  第三节 活火的游戏    一、这个回归者ⅰ    二、这个回归者ⅱ    三、还记得伊西斯吗    四、孩子的石块与沙堆第五章 关于哀剧和光韵的记忆——本雅明  **节 舞台上的灯光来自何方    一、火焰前的炼丹术士    二、作为星座的起源    三、舞台上的废墟ⅰ    四、舞台上的废墟 ⅱ  第二节 叙述与阅读的没落    一、扩张的信息    二、衰退的经验  第三节 对拉近的看的欲求    一、尸体在曝光中复活    二、演员与表象    三、比真更真第六章 谜语与名称所呈现的东西——阿多诺  **节 艺术在何种程度上关涉理性    一、星相学,或面相学与颅相学    二、谜语与真理ⅰ    三、谜语与真理ⅱ  第二节 亚当的态度的启发    一、本雅明的语言形而上学    二、名称与音乐    三、作为资产阶级思维原型的唯名论  第三节 救赎与幸福    一、特定的否定    二、如何在错误的生活之中生活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审美与救赎-从德浪漫派到T.W.阿多诺

书名:审美与救赎-从德浪漫派到T.W.阿多诺

作者:孙斌

页数:280

定价:¥38.0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309109078

PDF电子书大小:5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审美与救赎-从德浪漫派到T.W.阿多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