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第2版)
节选
[
本书以现代语义学基本理论(如语义三角形理论、语义基本结构类型理论、语义变异类型理论、语义场理论等)和对比语义学基本语义范畴(如数、颜色、委婉、称谓等)为中心命题,以语义深层(功能)对比为基本方法,以俄汉(适当兼顾英汉)为语言材料,揭示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理论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透视非亲属语言间共时和历时形态特征及其转换的基本方法;同时运用语言学“三个平面”理论和句子语义学基本原理,尝试探讨某些语义句法结构与翻译问题,运用篇章语义学理论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篇章翻译思想等。本书原名《语言与翻译新论——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1988年出版,经十年教学使用,反响良好,今修订再版,书名略作变动,以适应教学需要,作为“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必读系列”之一种出版,供高等外语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广大翻译工作者使用。
]
相关资料
[
上篇
第一章 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理论
第一节 语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此时期,语义学的发展受到了语言学界三大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第一,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其理论贡献在于:他明确提出,“语言是一种自足的结构系统”。此说是建立在数对影响深远的对立概念基础之上的:包括“语言”和“言语”,“内部的”和“外部的”,“共时态”和“历时态”,“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他的著名的这种“二分法”指明了语言研究“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条不同的道路,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出现了世界著名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以音位学研究为主)、哥本哈根学派(以语符学研究为主)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以布龙菲尔德和霍凯特为代表人物)。这三大学派完全是对他的思想的具体阐发。
第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此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把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区别开来,导致语言学领域的又一场革命。他认为,人类语言并非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首先是一种生理现象。人类头脑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语言处理机制,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他在《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中指出:“一种语言的语法,其主旨在于描写理想的说话人——听话人固有的语言能力。而且,如果这种语法是完全明晰的——句话说,如果这种语法不是依赖于有理解力的读者的智力,而是提供一种对读者理解力的明晰分析_我们就可以(多少有点多余地)把它称作生成语法。”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生成语义学”(其语义部分具有生成性,而句法部分只具有解释性)。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现代语义学基本理论(如语义三角形理论、语义基本结构类型理论、语义变异类型理论、语义场理论等)和对比语义学基本语义范畴(如数、颜色、委婉、称谓等)为中心命题,以语义深层(功能)对比为基本方法,以俄汉(适当兼顾英汉)为语言材料,揭示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理论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透视非亲属语言间共时和历时形态特征及其转换的基本方法;同时运用语言学“三个平面”理论和句子语义学基本原理,尝试探讨某些语义句法结构与翻译问题,运用篇章语义学理论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篇章翻译思想等。本书原名《语言与翻译新论——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1988年出版,经十年教学使用,反响良好,今修订再版,书名略作变动,以适应教学需要,作为“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必读系列”之一种出版,供高等外语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广大翻译工作者使用。
]
作者简介
[
王秉钦(193 5-),笔名秉公,天津宁河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教授,历任莫斯科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教育部翻译学科通讯评议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政协天津市委员等。在近半个世纪的学府生涯中,一直从事翻译理论、翻译思想史和对比语言学研究与教学,先后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词典、译著等近30种。主要著作有:《文化翻译学》(第一版,1995)、《语言与翻译新论——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1997)、《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2004);《高等学校外语教材俄语》(1985)、《新编俄汉翻译教程》(1990)、《简明俄汉翻译教程》(1998);《汉英俄外经外贸词典》(1997,主编)、《俄汉文学翻译词典》(2000,副主编);代表性译作(含合译)有:《崇高的心灵》、《夜幕中的闪光》、《果戈理传》、《社会主义和科学》、《苏联科学院简史》、《苏联历史档案文献》;文学创作有:《路漫漫——一个学人的足迹》(2005,香港版)等。发表语言学和翻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文章逾百篇。
]
目录
再版序言初版前言上篇 **章 语义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理论 **节 语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关于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理论 第三节 关于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的对象 第二章 语义三角形理论与翻译三角形理论 **节 关于“语义三角形”与“语义梯形” 第二节 关于“翻译三角形” 第三章 语义结构类型与语义变体类型 **节 语义结构类型与翻译 第二节 语义变体类型与翻译 第四章 语义场理论与语义范畴转化类型 **节 语义场理论与翻译 第二节 语义范畴转化类型与翻译形象转换 参考资料:语义场理论在词典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语义变化类型与翻译——苏联解体前后俄语词汇发展变化趋势 **节 新词(新义)扩大的趋势 第二节 历史词的倒行逆“势” 第三节 新外来词风行的优势 参考资料一:外来词的另类:关于“回译词” 参考资料二:苏联解体后俄语语法等方面的变化中篇 第六章 称谓语义范畴比较与翻译 **节 中西称谓比较 第二节 称谓隐性层次与翻译基本方法 第七章 数的语义范畴比较与翻译 **节 东西方数字“神化”比较 第二节 数的语义模糊性与翻译 第八章 委婉语义范畴比较与翻译 **节 委婉语及其功能与翻译 第二节 委婉语的语义特征与翻译 第三节 新委婉词语的产生与时代 第九章 颜色语义范畴比较与翻译 **节 汉语颜色词的历史 第二节 中西颜色词历时和共时比较 第三节 颜色观与时代下篇 第十章 篇章翻译研究(一)——篇章翻译基础 **节 篇章翻译“七字说” 第二节 段旨与篇章翻译 第三节 文脉与篇章翻译 第四节 层次与篇章翻译 第五节 段落特点与篇章翻译 第十一章 篇章翻译研究(二)——篇章翻译艺术 **节 文声:节奏及其运用 第二节 文境:意境及其传达 第三节 文品:风格及其再现 第十二章 若干语义句法结构与翻译 **节 虚词实体化结构与翻译 第二节 直线性组织法与翻译 第三节 错合结构与翻译 第四节 重指结构、提复结构与翻译 第十三章 快速阅读(速读)与翻译 **节 阅读速度与传统阅读 第二节 速读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科技作品的结构特点与速读变译 第四节 科学的变译法后记附录 一、读《对比语义学与翻译》(张后尘) 二、俄国著名翻译家柳比莫夫的翻译思想 三、俄语元音交替的历史和发展主要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第2版)
作者:王秉钦
页数:300
定价:¥20.0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310029228
PDF电子书大小:12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对比语义学与翻译(第2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