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
内容简介
[
本书分八章, 内容包括: 导论 ;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关键指标说明 ; 样本数据的统计描述 ; 农户收入视角下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等。
]
作者简介
[
王全忠,安徽安庆人,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人口科学》《农业技术经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和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多项。
]
目录
前言第1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与问题1.2 数据来源及使用说明1.2.1 为什么选择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1.2.2 为什么时间起点选择2004年1.2.3 为什么研究区域仅选择长江流域的湘、鄂、赣、皖四省1.2.4 2004~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性特征简介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2.1 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农业种植模式介绍2.2 文献综述2.2.1 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的历史演变与意义2.2.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因素综述:劳动力禀赋、农机服务与收入2.2.3 农户家庭收入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2.2.4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2.2.5 农机服务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综述2.2.6 简要评述2.3 相关理论基础2.3.1 家庭劳动分工理论2.3.2 劳动节约型技术诱发理论第3章 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关键指标说明3.1 分析框架概述3.2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关联性与机理分析3.3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3.3.1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3.3.2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3.4 农机服务对水稻生产的劳动替代程度与收入效应分析3.5 关键指标的解释说明3.5.1 农户单双季水稻种植模式的识别3.5.2 农户及村庄层面关于种植结构变化指标的度量说明3.5.3 农机服务程度的度量说明3.5.4 非农收入与非农就业的指标说明第4章 样本数据的统计描述4.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现状与演变趋势4.1.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静态描述:数量分布、省际差异与特征4.1.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现状的动态描述:演变方向4.2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统计描述4.2.1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静态描述4.2.2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作物种植户数及经营面积的动态描述4.2.3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收入的动态描述4.3 农户农业生产的成本与收益的统计描述4.3.1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成本收益比较4.3.2 不同稻作制度选择变化下的水稻生产成本与收益比较4.4 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特征统计描述4.5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户收入增长与来源构成分析第5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5.1 农户种植结构中不同稻作组合的收入差异比较5.2 实证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5.3.1 实证结果分析5.3.2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5.3.3 农户生产决策独立性检验第6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非农就业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6.1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的变化统计6.2 农户家庭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非农就业情况统计6.3 实证模型的选择与变量说明6.4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方法选择6.5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6.6 实证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第7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农机服务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7.1 农机服务程度的统计7.2 实证模型构建与说明7.3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要素替代程度分析7.4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收入效应分析7.5 农机服务对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7.6 内生性问题的简要说明第8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8.1 主要研究结论8.2 政策建议8.3 后期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
作者:王全忠著
页数:124页
定价:¥35.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2-01
ISBN:9787312044649
PDF电子书大小:6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