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内容简介
[
本书系统论述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 以青藏高原涉及的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6个省 (区) 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生态足迹、万元GDP生态足迹实证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的资源贡献力、资源利用效率。同时, 创新性地提出了资源福利指数和生态文明健商指数进行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与社会福利的实证分析。
]
作者简介
[
付伟(1986-),女,山东人,兰州大学生态学博士。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云南生态经济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撰写科技论文28篇,其中,《Ecological Indicators》SCI科技论文1篇,《自然资源学报》、《生态经济》等CSSCI核心期刊10篇,英文期刊3篇。参与国家项目3项,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横向项目3项。
]
目录
前言第1章 青藏高原概况1.1 青藏高原研究范围界定1.2 自然环境特征1.3 自然资源状况1.4 人文资源第2章 国内外资源相关研究2.1 国外研究概况2.2 国内研究概况2.3 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第1篇理论基础篇第3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方法3.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及发展3.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3.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4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阐释3.5 “发展观”变化3.6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3.7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3.8 社会一经济一一自然复合系统3.9 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拉格朗日点3.1 0青藏高原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两条主线3.1 1青藏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第4章 生态足迹4.1 生态足迹概述4.2 生态足迹应用4.3 万元GDP生态足迹第5章 资源福利指数及资源利用模型5.1 资源福利指数5.2 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5.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5.4 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第6章 生态文明健商指数及其应用6.1 生态文明健商指数的提出6.2 中国生态文明健商指数的实证分析第2篇青藏高原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证分析第7章 青藏高原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压力分析7,1主要问题7.2 成因分析7.3 压力分析7.4 SWOT分析第8章 资源贡献力实证分析8.1 指标选取:生态足迹8.2 数据来源8.3 总体结果分析8.4 各地区结果分析8.5 各种资源贡献力比较8.6 小结第9章 资源利用效率实证分析9.1 指标选取:万元GDP生态足迹9.2 数据来源9.3 总体资源利用效率结果及分析9.4 各种资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9.5 小结第10章 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与社会福利实证分析10.1 社会福利指标10.2 指标选取:资源福利指数10.3 小结第11章 生态文明健商指数实证分析11.1 指标选取:生态文明健商指数11.2 数据来源11.3 计算结果分析11.4 小结第3篇青藏高原地区特殊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第12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12.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现状12.2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12.3 放牧生态系统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究12.4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第13章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3.1 生态补偿理论13.2 草地生态补偿概述13.3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恢复措施13.4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补偿流程13.5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补偿标准和期限13.6 “六位一体”结合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补偿机制构想第14章 青藏高原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研究14.1 山地14.2 山地林业14.3 林业资源优化利用与可持续利用14.4 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模型构建14.5 基于DPER的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机制研究14.6 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对策及建议第15章 青藏高原地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15.1 理论基础15.2 青藏高原的旅游资源15.3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发展类型15.4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第16章 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位与可持续发展16.1 生态位理论16.2 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位分析16.3 生态产业第17章 结论及讨论17.1 实证分析结论17.2 研究的局限性17.3 资源优化利用17.4 展望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青藏高原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作者:付伟著
页数:231页
定价:¥78.0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2965037
PDF电子书大小:6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