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内容简介
[
谢双玉、冯娟主编的《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在指导单位和专家顾问们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的酝酿准备、调查研究、分析编撰,又如期与大家见面!《报告》秉承一贯的总体框架和研究宗旨,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总报告延续“发展概况-产业分析-发展评价-发展对策”的逻辑路线,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把握2014年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特点与热点、矛盾与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策建议与政策设计;专题报告聚焦文明旅游和湖北省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进行深度调查、细致解读和理性剖析,以丰富并深化人们对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本报告紧扣我国旅游业发展脉络,顺应我国旅游业发展要求,坚持以客观的视角、前沿的理论、动态的监控,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尺度地展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为政府决策、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目录
**篇 总报告**章 发展概况一、中国旅游业的世界地位(一)出境游客量、消费稳居世界第(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跃居全球第三(三)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之首(四)中国旅游竞争力跨越式快速提升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一)三大市场仍呈“两增、一减”格局,空间分布较一致(二)酒店、旅行社等传统行业发展受困,并购重组活跃(三)旅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的多元化格局形成(四)旅游业发展备受国家关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五)全国的游客满意度整体“一般”,东部略胜一筹(六)在线旅游发展持续升温,助推传统旅游业的转型三、中国旅游业的热点事件(一)“互联网+旅游”助力旅游业转型升级(二)“厕所革命”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一带一路”开启区域旅游合作新篇章(四)“假日办撤销”推动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五)“新型城镇化”带来旅游业发展新机遇(六)“追星改摘星”引星级酒店改走平民路线(七)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发布(八)“旅游专项整治”促旅游市场环境优化(九)“导游骂游客”凸显旅游乱象亟待整治(十)“游客黑名单”制威慑旅游不文明行为第二章 产业分析一、住宿接待业(一)发展现状(二)特征分析(三)问题剖析二、旅游景区(点)(一)发展现状(二)特征分析(三)问题剖析三、旅行社业(一)发展现状(二)特征分析(三)问题剖析四、在线旅游业(一)发展现状(二)发展特征(三)问题剖析第三章 发展评价一、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二)指标体系的参考借鉴(三)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二、评价方法(一)数据获取(二)评价方法三、评价结果(一)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二)副省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第四章 发展对策一、宏观调控策略(一)继续发挥旅游业“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作用(二)大力发展跨国旅游,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三)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四)推动旅游业绿色化,发挥其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二、部门管理策略(一)健全旅游安全保障及应急机制(二)实施“互联网+旅游业”战略(三)提升旅游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打造“一带一路”跨国旅游品牌(五)加快构建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区三、行业经营策略(一)住宿接待业(二)旅游景区(点)(三)旅行社业(四)在线旅游业第二篇 专题报告专题一 文明旅游问题——基于网络媒体信息的研究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方法(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三)研究方法二、舆论分析:各媒体如何报道文明旅游问题(一)政府部门官网:对文明旅游行为进行倡导性宣传(二)主要网络媒体:对文明旅游问题进行多维度透视(三)网络社交媒体:对文明旅游报道或赞或弹三、舆论透视:为什么会产生不文明旅游行为(一)不文明旅游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挑战(二)我国旅游活动中不文明现象的成因分析四、舆论调控:如何从不文明走向文明专题二 湖北省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调查一、调查背景和目的(一)调查背景(二)调查目的二、调查设计与实施(一)调查设计(二)调查实施三、湖北省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总体特征(一)旅游影响感知的总体特征(二)旅游发展态度的总体特征四、湖北省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群体差异(一)旅游影响感知的群体差异(二)旅游发展态度的群体差异五、湖北省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地市州差异(一)旅游影响感知的地市州差异(二)旅游发展态度的地市州差异附录附录一 省域旅游竞争力分指标的评价结果附录二 省域旅游竞争力分省域的评价结果附录三 副省级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指标的评价结果附录四 副省级城市旅游竞争力分城市的评价结果
封面
书名: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作者:谢双玉
页数:348
定价:¥58.0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03254253
PDF电子书大小:3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