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景区资讯通览2016-2017
节选
[
《中国旅游景区资讯通览(2016-2017 汉英对照)》: 三、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十三)丰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扎实推进旅游商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市场主体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商品类型,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加大对老字号商品、民族旅游商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快实施中国旅游商品品牌提升工程,推出中国特色旅游商品系列。鼓励优质特色旅游商品进驻主要口岸、机场、码头等旅游购物区和城市大型商场超市,支持在线旅游商品销售。适度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 (十四)积极发展老年旅游。加快制定实施全国老年旅游发展纲要,规范老年旅游服务,鼓励开发多层次、多样化老年旅游产品。各地要加大对乡村养老旅游项目的支持,大力推动乡村养老旅游发展,鼓励民间资本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举办非营利性乡村养老机构。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鼓励进一步开发完善适合老年旅游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 (十五)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支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鼓励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十六)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出一批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市场深度结合,在业态创新、机制改革、集群发展方面先行先试。规范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加强行业标准制定和质量监督管理。扩大中医药健康旅游海外宣传,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国际交流合作,使传统中医药文化通过旅游走向世界。 四、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 (十七)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注重保护民族村落、古村古镇,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十八)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重点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的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相关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 (十九)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三年内引导和支持百万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专业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在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创作创业。到2017年,全国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就业乡村。 (二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指导、专业培训、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扶持,2015年抓好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 五、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 (二十一)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并抓好落实。 (二十二)鼓励错峰休假。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各单位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二十三)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旅游投资消费持续增长 (二十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设立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国家重点旅游景区、“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等重点旅游线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乡村旅游扶贫村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让多彩的旅游丰富群众生活,助力经济发展。 ……
]
内容简介
[
《中国旅游景区资讯通览(2016-2017 汉英对照)》是一部反映我国旅游景区基本信息的大型工具书。该书自2005年首版以来(原名《中国旅游景区黄页》),至今已出版10期,以其资料准确、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便于查询的特点,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本书的出版既满足了广大旅游者对旅游景区信息的需要,又为人刊宣传版的旅游城市及景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旅游景区资讯通览(2016-2017 汉英对照)》共有两大模块,其中一个模块为彩页宣传版,分别设置了“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名片”“全域旅游目的地”“主题特色旅游景区”“魅力精品旅游目的地”“区域热点景区”等专版,旨在为广大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提供充分展示自身形象和产品的平台,将特色旅游精品推向国际市场,为旅游企业创造新的商机。 第二个模块为文字资料,内容共分四部分,第1部分为特载,刊登国家关于旅游业的重要文件。第二部分为旅游景区发展概况,收录业界专家学者多篇综述性文章,为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第二部分为旅游景区基本资讯,本部分较为全面详实地收录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景区基本信息,为中英文双语对照。第四部分为附录,刊登行业内各项标准,旨在为广大景区及业内人士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中国旅游景区资讯通览(2016-2017 汉英对照)》一书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区划,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地级市的顺序依次编排,方便读者检索与查找。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旅游景区的不断开发与建设,为能及时反映旅游景区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本书每年更新一次。我们衷心希望广大旅游景区积极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本书信息进行补充和修订。
]
目录
特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旅游景区发展概况2015年“互联网+”时代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的新趋势2015年中国旅游景区产业发展综述2015年中国温泉旅游景区发展综述2015年中国博物馆概况创新超越示范引领打造江西旅游产业发展新标杆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引领荔波大发展旅游城市品牌+营销传播旅游景区基本资讯北京BEIJING天津TIANJIN河北HEBEI山西SHANXI内蒙古INNERMONGOUA辽宁UAONING吉林JILIN黑龙江HEILONGJIANG上海SHANGHAI江苏JIANGSU浙江ZHEJIANG安徽ANHUI福建FUJIAN江西JIANGXI山东SHANDONG河南HENAN湖北HUBEI湖南HUNAN广东GUANGDONG广西GUANGXI海南HAINAN重庆CHONGQING四川SICHUAN贵州GUIZHOU云南YUNNAN西藏TIBET陕西SHAANXI甘肃GANSU青海QINGHAI宁夏NINGXIA新疆XINJIANG香港HONGKONG澳门MACAU台湾TAIWAN附录旅游发展规划实施评估导则国家温泉旅游名镇高尔夫管理服务规范自驾游管理服务规范旅游演艺服务与管理规范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后记
封面
书名:中国旅游景区资讯通览2016-2017
作者:中国旅游出版社
页数:789
定价:¥240.0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03256318
PDF电子书大小:7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旅游景区资讯通览2016-2017》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