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涉县模式

内容简介

[

  河北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冀晋豫三省交界处,因涉清漳水而得名,素有“秦晋之要冲、燕赵之名邑”之美称。涉县还是邯郸市的全山区县。这里风光秀美,山水怡人,森林覆盖率高达56%,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区,被誉为“太行山首绿之地”。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古有“三槐九景十八峪”之美称,今有露天博物馆之赞誉。境内拥有各类遗址、遗迹3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现存的娲皇宫是我国建筑规模大、建造时间早的祭祀女娲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华夏祖庙”。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在这里战斗生活达6年之久,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等110多个重要机关进驻或在此成立,为涉县留下了众多的红色革命遗址。  如何发挥这些旅游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6年2月,涉县被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列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抓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有利机遇,在国家和河北省、邯郸市文化旅游部门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县委两次组织全委会开展专题研究全域旅游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旅游部门的要求,打好全域旅游的攻坚战、翻身仗。  我们认为涉县的转型升级、换道超车、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转到全域旅游发展上来,应该把旅游发展作为涉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统领。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域旅游发展上拧成了一股绳,抱成了一个团,用一条心、一个音、一股劲儿往前冲,使涉县的全域旅游发展走在了前列。

]

作者简介

[

  汪涛,现任邯郸市涉县县委书记,涉县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还曾经担任涉县县长、县委副书记等职务。河北农业大学城镇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近年来,全面领导了涉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了《全域旅游的涉县模式》的编著工作。2019年9月,涉县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张金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同时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车船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发展与旅游经济、跨境旅游合作、旅游规划等,曾在原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委等部门挂职,累积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以及各类旅游规划项目合计100多项。接受涉县委托,具体负责了《全域旅游的涉县模式》的编著工作。

]

目录

《全域旅游创新模式研究丛书》序前言**章 全域旅游引领全县改革 改革创新红利不断释放一、党政挂帅: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的领导体制机制,(一)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旅游工作(二)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部署二、协调推进:形成部门合作、工作齐心的协调体制机制,(一)多部门各施所长、齐心助力全域旅游发展(二)多部门协调实现“一趟清”和“不见面”三、改革先行:形成区域联动、综合协调的管理体制机制,(一)率先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实现管理升级(二)“3+1+×”管理体制实现旅游职能全覆盖(三)践行“九个清”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四)行业协会提高全域旅游社会化管理水平四、实效**:形成重视实效、权责分明的考核体制机制(一)年度考评,全域旅游挂钩部门绩效(二)末位淘汰,旅游工作凸显决定作用五、依法治旅:形成多元参与、体系完善的监督体制机制,(一)“1+5+×”,创新旅游监管体系(二)全员参与,共塑有序监督环境六、市场决定:形成改革创新、旅游助推的市场体制机制,(一)开源节流,公路建设解决资金难题(二)还本盈利,市场运作实现造林奇迹(三)改制融合,景区景点完成重塑再造(四)招商引资,旅游项目撬动经济发展七、政策跟进:形成全面有力、落实到位的保障体制机制(一)落实政策,地方部门多方合力(二)长效投入,财政政策引导保障(三)优先保障,用地问题迎刀而解(四)银企沟通,金融部门搭建桥梁(五)培训奖励,强化人才智力支持(六)多规融合,规划编制奠定基础第二章 全域旅游打造全域景区 各类项目创建百花齐放一、高瞻远瞩:创新规划,开展全域旅游顶层设计(一)规划引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二)多规合一,全面融入旅游要素二、市场导向:塑造品牌,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一)确定“一体两翼”发展思路(二)构建“396”旅游产品体系三、全域配套:升级要素,丰富要素型旅游产品(一)改善旅游交通,疏通*后“一公里”(二)丰富住宿业态,优化住宿结构(三)提升传统景区,打造精品景区(四)创新旅游活动,体验涉县风情(五)开发旅游商品,突出地域特色四、融合发展:产业联动,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一)旅游与文化融合,培育文化创意旅游业(二)旅游与农业融合,培育农业休闲观光业(三)旅游与林业融合,培育生态休闲业(四)旅游与水利融合,培育滨水旅游业(五)旅游与体育融合,培育体育健身休闲业(六)旅游与城镇化融合,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五、四化合一:优质服务,创新县镇村公共服务体系,(一)公共设施便利化(二)公共设施休闲化(三)全域旅游信息化(四)旅游活动安全化第三章 全域旅游带动全县改造 城乡建设风貌焕然一新一、城旅一体,走新型旅游城市发展之路(一)三区并进,扩容提质实现宜居宜业(二)城景合一,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三)规划引领,塑造特色城市旅游空间(四)精准发力,创建美丽文明标杆县城二、乡村振兴,走就地城镇化的发展之路(一)全域旅游丰富就业路径,助推就地就业(二)全域旅游带动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面貌(三)全域旅游支持服务建设,培育增收产业三、文化挖掘,全域旅游促进文化资源保护(一)争跑资金,传统村落保护得当(二)发扬特色,特色小镇异彩纷呈(三)提档升级,休闲业态活力进发(四)政策支持,文化设施效能提高四、生态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县域环境保护,(一)植绿护绿,绿美齐抓增品位(二)污染防治,清污治乱保靓洁(三)洁净卫生,市容市貌上台阶五、完善设施,全域旅游带动服务效能升级,(一)厕所革命如火如荼(二)现有景区提档升级(三)交通道路提质便民第四章 全域旅游助推扶贫攻坚 农业乡村焕发勃勃生机一、风雨兼程:脱贫致富攻坚战,奋勇担当冲向前(一)事不避难,换来时代“新面貌”(二)群众认可,全县人民跟党走(三)齐心协力,全县人心更加齐(四)提质增效,全县发展更加快速(五)生态优先,山河面貌大变化七、火红实践:美丽乡村富农家,逐梦小康新面貌八、绘就蓝图:诗画涉县谱新篇,全力铸就新辉煌第五章 全域旅游提速生态修复 避霾润肺变身绿色海洋一、全域旅游正当时,诗画涉县谱新篇(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顺应生态文明新要求(二)攻坚克难灾后重建,培育经济转型新引擎(三)创新机制综合治理,开辟生态保护新路径二、标本兼治:打赢水土保修攻坚战(一)疏护结合变废为宝,百里清障变身百里画廊(二)防洪灌溉涵养水源,百座塘坝打造黄金水体(三)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干亩荒滩变身湿地公园(四)污水处理成效显著,以水兴产共建美丽乡村三、全民共治:推进“绿美涉县”攻坚战(一)“八维一体”治理矿山,荒芜山地变身生态绿洲(二)创新总结“667”造林,高标打造七彩旅游通道(三)“六项工程”综合整治,多彩梯田再现农耕文明四、源头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攻坚战,(一)加强环境监管,综合整治环境污染(二)健全市场机制,有序开展节能减排五、城乡联治: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一)生态优良,旅游收益显著(二)富民产业,群众增收致富,(三)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第六章 全域旅游提速交通发展 公路建设上演速度激情一、攻坚克难:打造亮点,全面规划交通发展(一)抓时机快推进,重点项目取得突破(二)抓基建惠民生,公路建设再创佳绩(三)抓养护保畅洁,道路环境明显改善(四)抓创建严规范,道路运输健康发展(五)抓督导强队伍,行政执法文明有序(六)抓防治促清新,大气治污常抓不懈,(七)抓安全保稳定,和谐局面持续巩固(八)抓责任夯举措,招商引资又现成效(九)抓党风增活力,作风建设明显转变二、高标定位:争创一流,完善道路网络体系(一)优化内区域环线,联动外交通机制(二)建设“四好农村路”,造福百姓千万家三、科学规划:转变观念,667工作机制创新(一)以精致的业态,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二)以吃苦的作风,扛起全域旅游发展重任四、智慧先行:便捷高效,提供优质交通服务(一)发扬工匠精神,力求一举多赢(二)构建集散体系,营造大美交通(三)紧跟市场需求,提供智慧服务

封面

全域旅游涉县模式

书名:全域旅游涉县模式

作者: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页数:165

定价:¥78.0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4-09

ISBN:9787503263514

PDF电子书大小:3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全域旅游涉县模式》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