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

节选

[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正在进一步显现。放眼世界,我们看到全球新一波实体经济危机正在进一步蔓延:美国汽车业救市迫在眉睫;欧洲国家的航空业接二连三地出现倒闭潮;全球第三大矿业巨头力拓计划在明年(2009)裁员14000人,同时削减开支50亿美元:日本索尼公司将在全球裁员1.6万人,同时整合生产基地,削减投资规模;全球*大铁矿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将关停巴西EspiritoSarlto省两大矿厂。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300人,另有5500名雇员被安排带薪休假……而更多的中小企业不是倒闭就是在倒闭的边缘苦苦挣扎。
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企业经营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据海关总署发布的2008年11月进出口商品贸易数据显示,11月中国进出口额惊现负增长,另外,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巨大。这也是我国贸易顺差连续4个月创出历史新高。这些指数都表明,中国未来出口增长不容乐观。
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中国的企业如何杀出一条生存之路,实施突围战略?产业转型无疑成了企业*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而企业转型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因此企业转型不仅是自救,同时也是关系到千千万万国人的饭碗问题。
产业如何转型?路在何方?《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放眼世界,立足中国,重点就此类诸多问题与你一起深入探讨和详细剖析,相信《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探讨的所有问题都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

]

相关资料

[

4.欧美金融机构遭受重创
在金融危机的袭击下,欧美金融机构遭受的重创是最为严重的,一些重要的银行市值大幅缩水。2008年7月7日,德国《经济周刊》网站通过对过去12个月股市发展比较,按6月30日股值估算得出的结论称:欧美25家最重要的银行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其市值缩水约8540亿欧元。其中美国花旗银行损失最大,达1151亿欧元;瑞士uBs银行次之,约881亿欧元;美国银行以707亿欧元位居第三位。
在德国的银行中,德意志银行损失最为惨重,总额高达287亿欧元,位列全球市值损失最大银行第13名;德国商业银行则以111亿欧元排名第24位。
次级债导致的金融产品贬值及银行资金不足已经成为欧洲诸央行的“通病”。在银行业危机加剧的背景下,欧洲银行间拆借市场陷入冻结。
为了拯救金融机构,2008年10月5日,德国政府宣布,将为私人账户提供担保。此举引发了欧洲银行业的震惊,之后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等欧洲各国政治家和银行家5日连夜工作,希望可以得到一个有效的救市措施。而奥地利、丹麦、瑞典政府也随后宣布将保护境内存款安全。
德国领导人默克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所有公民不需要为他们的个人储蓄安全担忧。德国政府旨在希望该措施可以防止出现挤兑。
德国财政部发言人阿比希说,包含私人的定存和活期存款在内,政府初估将担保5680亿欧元。他还说,继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为存款户提供保障后,德国也为金融市场的稳定作出贡献,政府将尽一切努力阻止挤兑。按照这个计划,如果银行倒闭,德国的储户可以得到90%的补偿。
在德国,由政府出面保证所有的私人存款这是首次出现。德国媒体对此称,政府这次挽救金融危机的行动将改写历史。5日深夜,德国政府宣布,政府已经与私人金融机构达成一项总额500亿欧元的新救助协议,以帮助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德国第二大商业地产借贷机构)摆脱困境,这是德国历史上最大金额的企业救助行动。而在与欧洲其他央行的磋商会上,默克尔明确表态:欧洲各国须采取连贯行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但是每个欧盟国家都必须履行自身责任。
种种事实表明,现在的欧洲银行业比华尔街更脆弱。10月6日,业务覆盖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的银行保险巨头富通集团正式被巴黎银行接管,同样面临危机的还有意大利最大银行联合信贷银行。
据悉,按照收购协议,巴黎银行将以支付价值90亿欧元的股票以及55亿欧元现金的形式换取富通集团比利时银行业务的75%股权、富通在比利时的所有保险业务以及富通集团

]

本书特色

[

这是一本让你激动不已的书,它将告诉你——作为实体经济的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转“危”为“机”;如何借助拉动内需的东风,使企业升级,产业转型。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欧美等实体经济:“寒流”中苦苦挣扎;我国实体经济:自信而不能盲目乐观;企业转型,路在何方;金融动荡:如何破解融资之难;突出重围:不是裁员而是创新等。

]

目录

**章 欧美等实体经济“寒流”中苦苦挣扎1.金融危机加剧,欧美实体经济“煞星”当头2.金融风暴刮倒欧美汽车业3.欧美企业纷纷裁员减产过寒冬4.欧美金融机构遭受重创5.美国大企业ECO及富翁损失惨重6.美国实体经济遇“冰川”7.巴黎银行“股市神话”破灭8,地产业“寒流中”亚洲寻暖9.欧洲多国展开救市计划第二章 我国实体经济自信而不能盲目乐观1.国务院召企业座谈,共商应对危机之策2.实体经济受损,中国经济涉难前行3.岗位流失就业压力凸显4.金融业迎来发展新契机”5.金融危机“抽血”国内创投业6.危机阴影下的中国互联网产业7.香港企业将现倒闭裁员潮8.珠三角出口企业形势严峻9.金融风暴吹冷通信业10.我国汽车业被金融危机撞腰11.国内圣诞礼品市场锐减12.香港两大零售连锁企业因金融风暴关门13地方政府面对失业返乡潮第三章 企业转型,路在何方1.金融危机催中小企业转型2.达能转型:6亿欧元再卖饮料资产3.金山转型互联网应对危机4.商业银行在规避风险中加速战略转型5.神州数码:公司整合,业务战略再转型7.珠三角家具业在危机中转型8.虎门服装:吹响产业升级转型新号角9.金融危机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10.浙江汽车业实行技术转型升极11.打造品牌,自主量力改变困境第四章 金融动荡:如何破解融资之难1.企业面临资金紧缺困难重重2.多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之难3.地产商的多元化融资之路4.医药企业在危机中的融资“机遇”5.中国电信调整融资方式——债务融资6.小额贷款公司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7.上海多项举措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题8.山东积极推广“寿光模式”9.山西实行“政银企合作”第五章 突出重围:不是裁员而是创新1.创新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良策2.IT企业创新三部曲3.金融危机下的商业模式创新4.科技创新凸显中小企业竞争力5.企业营销创新:外销转内销6.中星微电子在危机中的创新之路7.奥普:开发80后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8.危机中滁州机电行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9.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10.比亚迪靠创新从容“过冬”第六章 企业联合、资源整合迫在眉睫1.优质资源整合刻不容缓2.零部件企业资源整合的新举措3.中国企业“抄底”海外资源时机显现4.传媒业借金融危机掀并购潮5.危机中汇源的“多赢”并购战略6.金融危机促松下与三洋并购7.慈铭在危机中加快收购步伐8.保时捷借金融危机欲吞并大众汽车第七章 抓住机遇,转“危”为“机”1.拉动内需:企业解困的新机遇2.金融危机让服务外包出现新亮点3.把握需求,海尔推进产业化变革4.电子商务加快企业占领市场制高点5.投影厂商逆流而行6.阿里巴巴抓住国内国外双重机遇7.鞋企洗牌:再夺欧美订单主导权8.光伏发电成本提前达“临界点”

封面

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

书名: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

作者:唐风

页数:230

定价:¥32.0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504463265

PDF电子书大小:5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