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微言:经济学与经济生活
内容简介
[
“观世微言”,取人类思想海洋之中,个人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所得,细微得几近“不足道”之义。既然“不足道”,为何还要“道”?此乃缘于思想海洋终究是由无数“微言”集合而成,人的理性完善成型也还要这样的集合去锤炼之故也。“微言”的价值在于,通过一份独特的个人思考,对具体问题提供个人独特的理解结论或解决方案,让社会多一种思路或选择可能,这有益于包括个人理性在内的整个社会人的理性塑造。如果这些具体结论或方案,其他人也提供了,如此思想的交汇则会加强整个社会理性选择的力量。
[前言] 自序 在福建莆田市湄州岛上的妈祖庙区域内,有座不起眼的佛寺,门上的对联颇让人玩味:观空有色西江月,听世无声南海潮。 在湖南长沙市湘江中的橘子洲头上,有座别致隽永的枕江亭,亭柱上的对联亦是极品:来往江流天地外,古今人物是非中。 一个是佛界,一个是俗世;一个是精神境地,一个是情物人间;一个从佛的观念出发来“观空”、“听世”,一个由人的角度入题来“叙事”、“评史”;一个以“有”和“无”理解并连通着“圣世”与“俗世”,一个用“天地外”和“是非中”包容并诠释了自然与社会。两副对联有着“一分为二”的清晰边界,双双记忆下来,不时体会一番,自己也有点游思于圣俗、天地、古今之间的意味了。 其实,两副对联边界模糊、共性融合的绝妙之处,更值得把玩。“空”与“世”本是佛界看世界的基本概念,通常是“空”与“无”相配,以示任何事物无所定位,谓之“万事皆空”;而“世”与“有”随行,那里情欲纵横,纷争烦扰,这正是“出家人”出家修行、觉悟、成佛的起点和理由。不料想,“湄州岛之联”竟得“观空有色”绝句,还配及“听世无声”对称,这是佛之观念,还是人之理说?须知,“西江月”自有几分“圣世”禅思入境之意,“南海潮”则是地道“俗世”有形存在之实啊。 实际上,人世间,何不也是虚虚实实、有有无无呢。拿此联对照真实生活,吟咏“西江月”看出实在,面对“南海潮”听得无声,岂不有大自然、人之社会,抑或人之生命泛思的丰富内涵!再看那“枕江亭之联”,区区几字,睹物、理事、及人,几多沉思,几多觉醒,几多顿悟,真实世间的大大小小,来来往往,落入深层的禅思境界,说不清楚这究竟是“俗世”平凡的体验,还是“圣世”高超的智慧。*令我看重的,是两副对联内容上对于真实世界的共同见地:没有绝对化的存在———“观空”会见“色”,”听世”或无“声”;江流“天地”间来回,人物“是非”里进出。想来,佛界不过人间一隅,人间亦不乏禅思智慧,佛、人均在“三界”(佛教认为世界由“欲、色、无色”三界构成)中,思考当然会得共妙之处。好的,正面之事体会反面,是非里头寻求俊杰,世事再丰富多彩,用如此理念或思维方式来品味,总会认得清楚许多,此何其善哉。 为经济学人,我对世事的看法,自有源于经济学已有理论在头脑中的“固化”,又有自己旁学杂读对经济学理论的修正或补充,当然也有对经济学某些相当强烈“固化”观念的反抗和替代,还有经验生活中对大千世界的直接体悟,更得不少前人生活智慧的深刻启迪———不论这些智慧是出自于“俗人”、僧人还是圣者。一本观看世间事务,特别是观看经济生活事务,并理读以这些事务为要旨的经济学自身的文集,竟会以佛、俗两副上佳对联为此序的引语,一则表明我的思考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已经有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我喜欢游走在经济学思想和其他学科思想之间;再则表明我对那种自觉或不自觉地绝对化来看待世事思维方式的拒绝,对包括经济学理论在内的任何世事,我更钟情于角度丰富、多元多体、相辅相成、对立圆融的理解。我显然不认为这本观看世事的短文集有多么大的经济学学术价值,却不能不说个人在“观世”方法上有意识地在进行着一种努力。从这些文字长短不一,内容繁杂几近无序的经济生活观察体悟文章中,读者若能看出这一点努力,我就认为本文集获得*大的成功了。 毫无疑问,文集中的每篇文章都是针对具体事务或问题的。我清楚,在思考方法上面的刻意追求,并不意味着在具体事务或问题面前能够得到*佳的理解结论或解决方案。人的理性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培育和打造出来的,它具有天然的缺陷,需要有后天的重塑过程,我亦不例外。鉴于此,每篇文章所得到的理解结论或解决方案,都不过是缺陷理性之下的不完整作品,它只能在千千万万对同类事务或问题思考者的作品中,增加一种独立见解或思想交合的表达。尽管自己是出于理解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意图来给予理解结论或解决方案的,但它们是不是真正有益于社会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理解或解决,我完全无法确定。或者说,目的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考,其意义很可能并不在解决具体问题的直接效果上,而在于这种思考本身,在于这种思考对于我个人理性塑造的作用,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理性塑造的辅助作用。我之所以命名本文集为“观世微言”,是欲取其人类思想大海洋之中,个人对具体问题思考的所得,细微得几近“不足道”的含义。既然“不足道”,为何还要“道”?此乃缘于大千世界里的思想海洋终究是由无数的“微言”集合而成,人的理性的完善成型也还要这样的集合去锤炼之故也。从这个角度看,“微言”的真正价值就在于,通过一份独特的个人思考,对具体问题提供个人独特的理解结论或解决方案,让社会多一种思路或选择可能,是有益于包括个人理性在内的整个社会人的理性塑造的。如果这里提供的许多具体结论或方案,其他人也提供了,那么,如此思想的交合则会加强整个社会理性发展方向选择的力量。 在当今世界里,不少见地深刻的思想家们充满恐慌地宣布人类失去了存在的选择方向,从而在“人类向何处去”的“大问题”上表现出一片迷茫———“上帝死了”的惊叫声其实在痛祭人类各种信仰的死亡;“人也要死了”的判断,则力陈信仰失却之后,人性中的“恶”会导引出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大自然的毁灭,而绝大多数人对此还全然不知。作为经济学人,我无法判断这样的“大是大非”,但我以为,人在大自然的生存中,或说在社会生活中,理解真实的现象,解决具体的问题,也就发现了人的使命,寻找到了人类生存的意义。经济学正是这样针对具体经济现象和问题的理论学说,由这一点看,它也就是关于人的使命和生存意义学说中的一种。能用这样的学说来面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并能为这样的学说增加点滴“微言”内容,我想,经济学人的使命和生存意义也就找到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文集中的许多文章都在近年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有的还被许多次地转载。我要衷心地感谢那些热情约稿井费心编辑拙文的编辑们,是他们的辛勤编辑使不少文章出彩,其中很多编辑已经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但有的报刊杂志可能出于某些特殊考虑,有些文章题目被编改得让人感到意外,更有一些文章被删改得意思不那么完整连贯,还有个别文章发出来时,竟离完稿时间将近一年。在收集整理这些文章时,我大多恢复了写作时的题目和篇幅量,且只在每篇文章结尾注明写作时间或修改定稿时间,未标明发表的报刊杂志名称和时间,以省去过于繁琐的说明。显然,我对发表拙文报刊杂志心存的那份深深感激,并不因此而有丝毫的减弱。
]
作者简介
[
陈彩虹,1957年4月出生于长沙。现任中国建设银行韩国汉城分行总经理,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投资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发表经济论文数百篇,出版著作:《“经济人”的理性》《给点大智慧》《面对生活说:“经济学人”的思考》《经济学的视界》等,深受读者欢迎。
]
目录
自序一、关于经济学的思考平遥古城的叹息疯狂也是一种理性?给经济学以生活哲学的批判——读乔治.索罗斯的《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现代经济学能不能谦虚一点?经济学是否需要对“自利”人性内省?“独木桥问题”与市场道德底线魅力无限的“人生哲学”——读《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有人掉到河里了二、生活中的经济学郑百文重组故事的价值打开水的故事金佛山的权利关于中医西医的随想会议话语权的经济学学会在市场开放中“相对地”生活雍和宫的香火窗帘问题“自盗自”的智慧与合法性“虚张声势”的经济学“怀旧”情绪的市场价值键盘排序、影院规则与科层制用这个杯子交换那个杯子世界杯是喝水的吗?男声女声、人性和制度洗手间的效率与道德问题路牌闲谈“做秀”、“知名”与市场价值福州的“店面经济”三、市场观察市场规范与发展的选择B股的“筹资工具”价值及风险美国的纳斯达克与我们的创业板B股的新风险:狼来了允许外企发行A、B股的政策价值信贷资金入市与政策着力点从国有商业银行地位变化看利率放开利率市场化时机已经成熟股市的信仰引生股市规范中的信心房地产市场的忧虑何为“套住”和“解套”?资本市场的谨慎开放与人民币自由兑换黄金市场开放与市场体系的未来如果银行选择降低利率降息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市场是一种约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悖论在银行小额储户收费的背后“推销”贷款?四、经济生活的智慧金融分业和混业经营的历史哲学观踏上寻求“大智慧”的征途——读吴敬琏教授的《何处寻求大智慧》一文及同名文集“双休日”的“假日经济”:周末商店关门如何?重要的不仅仅是治理结构治国与治企业.同道否——读许倬云先生的《从历史看组织》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信用体系建立的作用“假日经济”的视界扩展信用秩序的重建为当务之急如何对政府花钱施加监督管理?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与监管制度变革“管理”是不可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核心精神听“小民”说话——丁读梁小民教授的《小民谈市场》美国花旗银行“出牌”了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微观基础约束南京爱立信“倒戈”的另类思考当美国人遇到“美国国情”问题时存款多了怎么办?银行收费: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收“隔岸观火”思安危中小商业银行的潜在危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出台的革命性价值股票期权激励的陷阱五、经济生活新思维“职业家园”的激励信用的天空发现或创造“稀缺”与新经济.企业集团与市场道德意识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变化的新挑战寻求改革的激励从文化根性上认识中国股市信用的重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转变到来”裸露财富”和福建人的财富观关税下降与社会总效用变化用心防诈经济全球化扩张的边界从财富的扩展到幸福的追求——谈《窗外财富——生活中的经济学智慧》关注政府的信用“特里芬悖论”与美元贬值
封面
书名:观世微言:经济学与经济生活
作者:陈彩虹
页数:357
定价:¥28.0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505413160
PDF电子书大小:11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观世微言:经济学与经济生活》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