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不如期-遗世独立张爱玲
相关资料
[
1.与通常张爱玲的研究著作关注于她“做些什么”和“写些什么”不同,这本书旨在通过张爱玲“写些什么”体会她“想些什么”,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张爱玲可能与今天的读者有更多的共鸣。
——张爱玲、周作人研究者 止 庵
2.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文学景区中一处无法不看的景点:幽深而又绚丽,凄清而又喧闹,纯净而又驳杂,临水照花顾影自怜,而又大红大紫摇曳生姿。本书无疑是“爱玲景观”独具匠心的解析与导游……
——《挪威的森林》译者 林少华
3.
月下的书没有学者腔,对张爱玲的会心处,直逼精神的痛楚。知道文本的隐秘者,才能解人解世。此书读人时的灵动与机敏,颇值一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孙 郁
]
本书特色
[
◎继畅销书《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后,有关张爱玲*具个性的解读——从张爱玲笔下人物出发,还原她的思想世界:冷与暖的悖论统一。
◎
关于人生命题的深入探讨——全书深入剖析宿命、纯粹、虚无、荒谬、爱情、孤独等人生命题,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与独特性描摹得恰到好处,再现一个*小资、*时尚、*人性、*自我的张爱玲。
◎ 张爱玲、周作人研究者止庵、《挪威的森林》译者林少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联袂推荐,给予高度评价。
◎ 作者多年研究张爱玲点滴所得。字字玑珠,以及酷似张氏的文字风格,让作品在饱含内容价值之外,更具观赏性和可读性。
]
内容简介
[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对人生充满悲剧感;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后面的“可怜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行来却是从衣着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风头出尽,几乎得到电影明星般的风光,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致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
]
作者简介
[
月下,原名高瑞贤,80后新生代潜力作家,张爱玲文学资深研究者,痴迷张爱玲多年,擅长挖掘张爱玲小说中的人性及人文价值。羊城晚报、长沙晚报、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曾发表多篇有关张爱玲文学研究的精彩文章。
]
目录
001 宿命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我看那是*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比起外界的力量,人是多么小!
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一生一世都不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019 选择
红玫瑰与白玫瑰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035 刻薄
到底是上海人
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抽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之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安全地隔着适当的距离祟拜着神圣的祖国。那么,索性看个仔细吧!
049 纯粹
我们回不去了
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封面
书名:爱恨不如期-遗世独立张爱玲
作者:月下
页数:218
定价:¥29.8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05728332
PDF电子书大小:11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爱恨不如期-遗世独立张爱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