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政治思想史

节选

[

欧洲政治思想史

]

本书特色

[

作者高一涵曾于安徽高等学堂受学堂总监严复之教益,又于一九一二至一九一六年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主攻政治科,得受专门系统的西方政治学教育,“通晓西方政治思想”。他深谙英伦自由主义传统和西方近代政治主义思想,能透入西方政治观念的核心,较深入了解西方政治观念和思想,认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是代替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符合理想的好制度”,所以“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于1919年至1926年,历时七年,以成此书,被指定为大学政治学系必读参考书,于19世纪20年代被编列为“北京大学丛书”之八。本书所论及的有关现代国家理念,现代公民意识,官治、民治、法治、党治,宪政民主,自由、民主与法律、道德的关系,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监察制度化等等理念,都有独到的理论树,时至今日,仍能借鉴。

]

内容简介

[

本书*显著的特色是“兼蓄并收”,把许多有条理有系统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他的派别和来踪去路,为初学的人理出一点头绪。”所遵循的是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同步进行的的立场,

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将中国引向民主宪政的政治道路,实现真正的政治民主化。

]

作者简介

[

  高一涵(1885—1968),安徽六安县南官亭人。原名永浩,别名涵庐、梦弼,笔名一涵。十四岁中秀才,二十六岁毕业于安庆安徽高等学堂,二十七岁自费赴日留学,与陈独秀交好,成为其主编《新青年》的主编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三十一岁于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获政治学士学位后回国。同年八月,应李大钊之邀北上共办《晨钟报》,三十三岁加盟北京大学编译处,后任中国大学、法政专门学校教授。1927年春夏后,历任上海法政大学、吴淞中国公学教授、社会科学院院长。南京解放后任南京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等职。1968年逝世,葬于南京雨花台公墓。

  他是少有的具备深厚西方政治学素养的专业人士,扮演着思想家与启蒙者的双重角色,是继严复之后的又一学院派思想启蒙大师。著有《政治学纲要》《欧洲政治思想史》《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等书,译有《杜威的实用主义》《杜威哲学》等书,另出版诗集《金城集》。

新文化运动中追求现代民主政治者有两派,一派转向马克思主义,一派仍坚持西方传统民主主义理念,吴汉全评论说:“高一涵属于后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且极具代表性。”

  名人评高一涵:

章士钊:当时,高、李齐名,海内号甲寅派,胡适之曾屡道之:高谓皖士高一涵也。

吴稚晖:把人物与甲寅联想,章行严而外,必忘不了高一涵,亦忘不了陈独秀。

胡适:甲寅派的政论文,在民国初年几乎成了一个重要文派……这一派的健将,如高一涵、李大钊、李剑农等,后来也都成了白话散文的作者。

  吴汉全:高一涵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学家,对推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五四运动”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建构尤其是政治学的建立有着突出的贡献。

]

目录

上卷自序中卷自序 **编 希腊政治思想史**章 希腊政治哲学发生时代第二章 柏拉图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第四章 希腊晚年的政治思想第二编 罗马政治思想史**章 罗马的政治组织第二章 鲍里贝士第三章 谢雪卢第四章 孙里嘉(塞内加)第五章 摇罗马的法家第三编 中古政治思想史**章 中古的政治和宗教的情形第二章 《新约》和基督教父第三章 自九世纪到十二世纪的政治思想第四章 阿奎拉圣太摩士第五章 亶特第六章 马献僚和奥铿第四编 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章 十五世纪的政治情形第二章 教会的议会运动第三章 马克维尼(马基雅弗利)第四章 宗教改革第五章 十六世纪的反对君政论第六章 布丹第七章 旧教派的辩护家和法学家第八章 乌托邦派第九章 格老秀斯第十章 英国詹姆斯一世以前的政治思想第十一章 英国共和时代的政治思想第十二章 浩布思第十三章 洛克第十四章 十七世纪下半期大陆上的政治思想第十五章 十八世纪上半期的政治思想第十六章 孟德斯鸠后 记

封面

欧洲政治思想史

书名:欧洲政治思想史

作者:高一涵

页数:393

定价:¥52.0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06051521

PDF电子书大小:13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欧洲政治思想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