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的战斗精神
节选
[
《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实战化系列丛书:实战化的战斗精神》: 这种士气主要源于对指挥员品格和组织指挥能力的信任,部属只要相信上级,就会信心十足地、执着地执行命令指示。相反,“将帅无能,累死三军”,部队士气必然低下。正确指挥本身甚至比战斗动员的作用还大,它可以增强参战者对指挥员的信任,增强对战胜敌人的信心,从而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对此,法国的比若指出,保持士兵的勇气的*好办法之一,是军官在战斗各个阶段的出色行动。在艰苦的长征中,前有拦击之敌,后有穷追之兵,天上有敌机侦察和轰炸,将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要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如果红军官兵没有对党中央、对毛泽东同志的无比信任,是不可能取得长征胜利的,更不会有“四渡赤水”这样的经典战例。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哪一级指挥员,这种信任效应都是存在的。在现代战争中,小编组作战单位独立执行任务的机会较多,更需要重视中下级指挥员在激励士气方面的信任效应问题。 情感效应。指挥员的爱兵情感*能激发战斗精神。人是社会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将心比心”“知恩图报”等伦理思维,对人的行为理念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中国,传统的“士为知己者死”思想深植于民族文化与传统之中。指挥员关心体恤部属,就很容易激起与下属情感的共鸣,形成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局面,起到鼓舞军心士气的作用。所谓“师克在和”,指的就是这种情感效应发挥作用所营造的内部高度团结对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兵家都要求将领爱兵恤士,相关论述颇丰。为将“五德”,就特别强调“仁”。《孙子兵法·地形》中指出:“视卒为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百战奇略·爱战》说:“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三军知在上之人爱我如子之至,则我之爱上也如父之极。故陷危亡之地,而无不愿死以报上德。”随着文明的进步,现代军队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在激励士气方面比较注重情感效应的运用。我军条令条例尤其是政治工作方面的法规制度,对干部知兵爱兵有明确要求。《美国陆军军官指南》也指出:军官必须关心下级和士兵,“了解他们的才能、训练情况和品德,了解他们的债务情况、家庭情况、健康情况,各种习惯和弱点,也了解你能期望他们每个人做些什么”,“军官必须关心下级的个人幸福。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关心士兵的生活,解除士兵的忧虑,帮助士兵解决困难等”。 示范效应。指挥员的言行表现直接影响士气。可暗示性和模仿性,是人的普遍心理品质。在这个“示范效应力场”中,领导的示范效应系数*大。军队组织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各级指挥员在士气激励上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暗示影响。特别在关键时刻,指挥员的举动、表情,会无形中影响部属的心理:指挥员坚定沉着,有信心完成任务,有把握打胜仗,部属就会积极、勇敢、冷静,充满完成任务的信心;指挥员犹豫不决,紧张恐惧,部属也就容易惊慌失措,动摇退却。我国古代兵家对此就有深刻的认识,《战国策》说:“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将苑·厉士》云:“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六韬·龙韬》指出:“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 ……
]
内容简介
[
战斗精神是军人的职业精神,是强军胜战无可替代的重要支撑。实战化战斗精神反映了战斗精神的根本属性,其本质是按实战要求锻造战斗精神,以过硬战斗精神支撑实战。锻造实战化战斗精神,有助于防治和平积习、忘战怯战、血性不足、育战脱节等倾向性问题,把我军的政治和精神优势转化为克敌制胜的力量优势。张明仓编著的《实战化的战斗精神》依据习主席关于着力抓好战斗精神培育一系列重要指示,系统研究了战斗精神的内涵、特点、生成机理和地位作用,实现强军目标呼唤实战化的战斗精神,实战化战斗精神的灵魂、根本指向、鲜明标志、核心内容、培育途径、文化滋养、制度保障,深刻阐释强军胜战需要什么样的战斗精神、怎样锻造实战化战斗精神等问题。
]
作者简介
[
张明仓,安徽庐江人,1969年生,1988年入伍。1995年至2000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博连读,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曾任军事经济学院副教授,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在新疆军区某旅代职副政委。现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完成课题70余项,参与多部军事法规、全军统编教材起草。发表专著Ⅸ实践意志论》《军事价值论》《虚拟实践论》。与欧阳康合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与孙伟平合著《人化与化人》。主编《战斗精神与历史使命》,副主编《强军梦》《军队政治工作学》,合著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全军一、二、三等奖,2006年获军事科学院首届军事科研青年创新奖。
]
目录
导论 强军胜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章 战斗精神概要**节 战斗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二节 战斗精神的主要特点第三节 战斗精神的生成机理第二章 实现强军目标呼唤实战化的战斗精神**节 强军目标是新形势下党建军治军的总方略第二节 强军目标赋予战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第三节 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大力培育实战化的战斗精神第三章 听党指挥:实战化战斗精神的灵魂**节 听党指挥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第二节 铸牢军魂是我军战斗精神培育的核心任务第三节 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革命品格第四节 把铸牢军魂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高昂的战斗精神-第四章 能打胜仗:实战化战斗精神的根本指向**节 能打胜仗反映军队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根本指向第二节 人依然是信息时代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对部队战斗精神的严峻考验第四节 着力培育与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相适应的战斗精神第五章 作风优良:实战化战斗精神的鲜明标志**节 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第二节 坚定舍身报国的战斗信念第三节 锻造为人民而战的战斗品格第四节 发扬令行禁止、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第六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实战化战斗精神的核心内容**节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精神优势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第三节 锤炼敢打必胜、不怕牺牲的战斗血性第七章 教育训练:实战化战斗精神培育的基本途径**节 培养战斗精神要从思想人手第二节 和平时期锻造战斗精神主要靠训练第三节 防止陷入战斗精神培育的误区第八章 战斗文化:实战化战斗精神的丰厚沃土**节 实战化战斗精神离不开战斗文化的滋养第二节 大力培育尚武练武精武的战斗文化第三节 聚焦强军胜战充分发挥先进战斗文化威力第九章 构建战斗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节 战斗精神的催生机制第二节 战斗精神的激励机制第三节 战斗精神的调控机制第四节 战斗精神的保障机制第五节 战斗精神的评估机制结语 锻造克敌制胜的精神利刃后记
封面
书名:实战化的战斗精神
作者:张明仓
页数:296
定价:¥38.0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06570121
PDF电子书大小:11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实战化的战斗精神》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