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募-企业通住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与跳板
节选
[
《国际私募:企业通往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与跳板》内容简介:当国际私募基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资本的稀缺性让他们成为企业热烈追捧的对象。当时,能够获得私募基金的投资是企业头上耀眼的光环。经过十年的发展,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中国企业、企业家都日趋成熟和理性。在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发展潜力的好企业和好项目比资本更加稀缺。从*初受宠若惊的欣喜中冷静下来,企业家们对于私募融资和企业长远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鉴于此,《国际私募:企业通往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与跳板》的另一个出发点是为企业家提供选择私募基金和进行私募融资交易的指南,推动中国企业和国际资本之间更好地整合。
]
相关资料
[
理论篇
第一章 走进国际私募
第一节 走进国际私募
一、从名字说起
“私募”在最近几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词汇,国际私募基金大举进入我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投资传奇,从盛大网络、无锡尚德、百度、蒙牛的上市传奇,到徐工、哈药的并购重组,国际私募基金无处不在。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私募基金最活跃、最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根据亚洲私人股本研究中心(Centre for Asia Private Equity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05年,外国企业在华共达成120笔私募股权投资,交易总额超过33亿美元,到2006年,外国企业在华的交易量增长至141笔,交易总额达到69亿美元。2007年6月,全球70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齐聚天津滨海新区,共带来500亿美元到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进行深度投资。据权威机构统计,2007年一季度,17只可投资于中国的亚洲私募股权基金共实现募集资金75.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上涨329.5%。2007年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额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私募股权基金不仅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投资的范围越来越广、行业跨度越来越大,跨越了包括房地产、金融服务业、制造、IT、医药、电信、视频、服装在内的诸多行业。随着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的逐渐完善,相信会有更多的国际私募资本进入我国,从而推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发展的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积极研究和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并将其纳入到我国要建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体系中去,有效发挥私募股权这一高级金融投资工具的作用。这些工作的基础就是要对国际私募进行充分的研究,熟悉国际私募的操作规则,从而更加有效地引进国际私募资本,发展本土经济。
(一)私募的含义
尽管“私募”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经济词汇,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在人们习惯的金融监管体系下,似乎和“私”字联系在一起就有非法之嫌,就是违反法制经济原则的,因此界定私募的定义并消除人们对私募的疑虑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私募的本质是一种融资方式,是和公募相对的概念。公募是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通过媒体广告、发宣传材料、宣传以往业绩等方法公开向社会上的不特定人募集资金。可见,“公开”是公募的最明显特征。一般而言,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就是典型的利用公募的手段筹集资金。公募对于投资者没有特定的范围要求和资金实力要求,对于投资金额的要求也不高,并且都是
]
本书特色
[
我们今天要大力提倡的,是对于中国实体经济有推动作用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在中国的设立已经具备法律依据,现阶段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尤为紧迫。
吴晓灵 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活跃而引发不少上市公司退市的现象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危机的看法,是对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种误解。pe作为一种投资模式,可以发挥一种重要的经济功能。可以弥补资本市场的不足,增强市场的约束,促进市场效率的提离。
胡祖六 高盛集团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像微软、谷歌、雅虎这样的公司如果在创业初期没有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支持,很难想象他们现在会是怎样,也许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刘军 芝华财瑞咨询有限公ceo
]
内容简介
[
当国际私募基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资本的稀缺性让他们成为企业热烈追捧的对象。当时,能够获得私募基金的投资是企业头上耀眼的光环。经过十年的发展,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中国企业、企业家都日趋成熟和理性。在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发展潜力的好企业和好项目比资本更加稀缺。从*初受宠若惊的欣喜中冷静下来,企业家们对于私募融资和企业长远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鉴于此,本书的另一个出发点是为企业家提供选择私募基金和进行私募融资交易的指南,推动中国企业和国际资本之间更好地整合。
在本书交付出版社之前,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进一步扩散和恶化。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极有可能被摩根大通以极低的惨烈价格收购,华尔街的电话几乎快被贝尔斯登员工的求职电话打爆。毋庸置疑,中国市场的“风景这边独好”将吸引更多的国际私募基金,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即将到来。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国际资本舞台上,我真心希望本书能够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成功起到哪怕是微薄的启示作用。
]
作者简介
[
肖金泉,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具有律师、投行顾问和教授多重身份。他是第一个被邀请到哈佛和麻省理工演讲的中国律师,也是多家大型企业和机构的投资、并购法律顾问,热衷于中国市场与全球资源的整合与推动,曾被评为“中国2006十大最具影响力投行人物”,并获得2007年第四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最具影响奖。肖律师曾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和北京工商大学客座教授,在法律和投行方面著述甚丰,编著有《牛津法律大辞典》、《投资并购在中国》、《企业并购的法律风险控制》和《破产重整——中国企业新的再生之路》等书。
]
目录
理论篇 **章 走进国际私募 **节 走进国际私募 一、从名字说起 二、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特点 三、私募股权投资和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二节 组织形态面面观 一、公司形式的私募基金 二、有限合伙形式的私募基金 三、信托形式的私募基金 四、我国私募基金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生存之道路路通 一、天使投资 二、创业资本 三、并购资本 四、夹层资本 五、重振资本 六、过桥贷款 七、私人投资公开股票 八、基金的基金 第二章 全球私募浪潮 **节 私募基金的全球崛起 第二节 私募基金在美国 一、美国私募基金发展的历史沿 二、美国私募基金的投资主体 三、美国私募基金的运作特点 四、美国私募基金的上市潮流 第三节 私募基金在欧洲 一、私募基金在欧洲的整体发展 二、私募基金在英国的发展 三、私募基金在德国的发展 第四节 私募基金在日本 第五节 私募基金在台湾地区 第三章 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明星 **节 融资新渠道的“开拓者” 一、融资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种类和融资渠道 三、借鉴国外企业的融资经验 四、一个更好的选择——国际私募 第二节 产业整合的“有利推手” 一、私募促进产业整合 二、中国产业整合需要“借力” 三、实战经验 第三节 资源优化配置的“高效利器” 一、私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二、实战经验 第四节 企业驶向国际领域的“新航线”实战篇 第四章 熟悉“游戏”程序和规则 **节 国际私募基金的投资程序 一、国际私募基金“几步走” 二、国际私募基金的投资条件 三、私募投资的投资和治理结构 四、国际私募的退出方式 第二节 私募股权融资的重要文本 一、商业计划书 二、条款清单 三、投资合同中的特殊条款 第三节 国际私募基金的投资手段和策略 一、投资工具 二、分阶段投资的投资策略 三、联合投资和投资辛迪加 第五章 国际私募在中国 **节 “利好”的中国大背景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企业融资需求巨大 二、现有金融体系无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三、私募基金成为企业融资的更优选择 四、中国投资环境日益完善 第二节 国际私募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一、国际私募在华投资额增长迅速 二、国际私募在我国发展的特点 三、私募基金在各地区的发展情况 四、本土私募基金展开与国际私募基金的竞争 第三节 国际私募在中国的实战案例 一、高盛基金等投资双汇——中国企业迈向国际舞台的桥梁 二、pag收购好孩子——杠杆收购的典型案例 三、凯雷收购徐工——国企改制的新路径 四、联想利用私募收购ibm——雾里看花:并购还是私募? 五、摩根士丹利、鼎晖、英联投资蒙牛——私募促成国内行业领袖 六、英联、高盛、摩根士丹利投资太子奶——私募高手出招速战速决 第六章 参与各方间的博弈 **节 企业与私募基金 第二节 律师在私募中的作用 一、尽职调查 二、参与商业谈判与设计交易程序 三、完成相关法律文本,协助交割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在私募中的作用 附录一 国际知名私募基金及其在中国的运作附录二 我国有关私募的法律法规
封面
书名:国际私募-企业通住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与跳板
作者:肖金泉
页数:206
定价:¥58.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08611570
PDF电子书大小:10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国际私募-企业通住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与跳板》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