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戏曲
节选
[
民间戏曲的历史发展
中国的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的舞台表演是歌唱、舞蹈、科白等要素在音乐声腔的有机组合之下共同生成的。这就说明,戏曲艺术并不是一下子产生出来的,它是从无到有的一个渐进的演化过程。这样的解释是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的。那么,在戏曲艺术中,*先发展起来的是什么呢?这就要从古代的原始歌舞开始谈起了。
劳动之音——民间戏曲的源头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来源,民间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也是不例外的,可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历史资料的匮乏,使得我们对戏曲的起源问题只能做一些推测。在起源问题的研究上,学者们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戏曲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巫术,因为在巫所进行的祭祀活动中已经有了用歌舞表演来娱神的成分;有人认为戏曲起源于古代皇帝宫中的优人的表演;有人认为戏曲应该起源于民间的说唱艺术;还有的学者干脆认为中国戏曲是由古代的印度传人中国的。如此看来,戏曲的起源实在是一个专业化的难题。
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里,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国宝级文物彩陶盆,它于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的上孙家寨,被命名为“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它的内壁上绘有三组集体舞蹈的图像,每组五人手拉着手,发辫和衣带飘扬,十分美丽。这件陶器生动地表现了原始舞蹈的形态,也让我们了解到原始社会的先民已经有了产生于劳动的舞蹈艺术。
除了出土的文物,能够向我们展示先民歌舞艺术的还有岩画艺术,甘肃省嘉峪关黑山的舞蹈石刻、内蒙古阴山狼山岩画、新疆唐巴拉塔斯山集体舞岩画等都是这一类作品。原始社会先民的歌舞活动与生产劳动和神灵祭祀关系密切,部落战争和祖先崇拜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进入到奴隶社会以后,周天子的宫廷中开始有了用于庆祝的大型歌舞表演。在宫廷以外的民间,歌舞娱神也成了全民性的民俗活动,比如用来求雨的“雩祭”和用来庆祝丰收的“蜡祭”等。可见民间戏曲从它产生的源头上就是和民间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的。
……
]
内容简介
[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叟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分剂,是世世代代捶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有中国民俗的内容。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介绍了中国民间戏曲的有关内容,主要包括民间戏曲的历史发展、民间戏曲的重要种类、民间戏曲的演出习俗、民间戏曲与民俗活动等内容。
]
作者简介
[
孙红侠,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戏曲。在《中国戏剧》、《戏曲艺术》、《中国文化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及评论十余万字。曾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院科研之星奖、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
目录
**章 民间戏曲的历史发展 劳动之音——民间戏曲的源头 杂剧和院本——民间戏曲的初级形态 宋元南戏——民间戏曲的成熟阶段 花部乱弹——民间戏曲的勃兴壮大第二章 民间戏曲的重要种类 秧歌戏 道情戏 花鼓戏 花灯戏 采茶戏 二人台与二人转 皮影戏 木偶戏 第三章 民间戏曲的演出习俗 戏神的崇拜 戏班的组成 演出的程序 戏班的班规 戏俗的解读第四章 民间戏曲与民俗活动 民间戏曲与岁时节日民俗 民间戏曲与民间宗教祭祀民俗 民间戏曲与人生仪礼民俗
封面
书名:民间戏曲
作者:孙红侠 编著
页数:205
定价:¥25.0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508713663
PDF电子书大小:4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民间戏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