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节选

[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在案例3-1中,直接求助的不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而是他的母亲和老师,她们认为孩子在学习和行为方式上都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能够给孩子一定的帮助,而案例中的孩子则是潜在的求助对象。面对这样的案例,社会工作者听了直接求助者的讲述之后,就需要与潜在的求助对象联系,安排初次的见面会谈。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通过求助者的直接描述,社会工作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潜在求助对象的困扰和需要,明了潜在求助对象面临的主要困难,但是毕竟这些描述是从求助者的口中说出来的,带有她们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因此,社会工作者还需要直接倾听潜在求助对象自己的讲述。  由于这是**次与潜在求助对象接触,在安排初次见面会谈的时间和地点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特别注意保护潜在求助对象的隐私,*好选择比较轻松而又温馨的场所。像这一章节中的这个案例,就可以选择家庭作为初次面谈场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适合把初次面谈安排在家里的。是否安排在家里还需要看求助对象自己的感觉,看他是否在家里感到安全、放松;如果不是,就需要改变见面的场所。初次面谈的时间也需要社会工作者慎重考虑,应以不打乱潜在求助对象的生活节奏为原则。这样安排的原因:一是为了不给潜在求助对象产生额外的见面压力;二是便于观察潜在求助对象平时生活的安排。  如果求助对象直接来到机构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就可以把初次面谈安排在机构中。无论在机构还是在其他地方见面,在见面之前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收集与求助对象有关的信息,了解求助对象可能面临的困难和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做到心里有数,但是在即将与求助对象初次面谈的时候,社会工作者要放下手中的工作,保证自己的情绪不受平时工作的影响,让自己的注意力能够集中于接下来的初次面谈上。集中注意还有另一方面的要求,这就是社会工作者不要让自己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和要找的答案,能够让自己的“心”放松一些。一种理想的初次面谈状态就像是见一位不太熟悉的朋友,作为社会工作者不是分析和评价求助对象,而是想了解他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故事。  与求助对象初次面谈的时候,社会工作者的心态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会谈的进程和效果。社会工作者需要时常提醒自己,在面谈中不是找问题,而是发现问题。所谓找问题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初次面谈中总是关注求助对象故事中的不足和困难,以此确定求助对象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如果找不到或者不能很快找到,社会工作者就会感到紧张,甚至不安。这样的找问题的心态很容易让社会工作者曲解求助对象讲故事的逻辑,忽视那些与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信息,而只截取故事中的不足和困难验证自己的假设和想法。当然,这样的心态也是很难真正了解求助对象的真实需要的。与找问题不同,发现问题是另一种面谈的心态,社会工作者在初次面谈中只是跟随求助对象的谈话主题和思路用心理解求助对象自己的需要,并且帮助求助对象发现在实现自己需要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果求助对象没有问题,说明他能够应对自己生活中的困难。显然,这样的面谈心态才会使社会工作者既不会夸大问题,也不会忽视问题。  ……

]

内容简介

[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的适用对象是已经从事社会工作的工作人员和基层社会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和理论知识,在多年的工作中面临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困惑或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因此《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一方面坚持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只对社会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力图将西方社会工作与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结合起来,总结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供读者学习。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侧重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能力的提升,坚持能力为本的原则,注重与具体的社会工作操作技巧以及中国当前社会工作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吸收国内外新教材的优点,梳理总结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新成果和有共识性的经验做法,努力做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的整合到一起。

]

目录

**章 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内涵**节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简介一、社会工作的产生二、社会工作的确立三、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四、社会工作的多元化发展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社会工作的引入二、社会工作的再引入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确立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内涵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元素二、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涵三、社会工作的定义第二章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节 社会工作理论核心一、心理与社会二、人与环境的互动与转化三、问题与能力四、理论的两种侧重焦点第二节 以心理为导向的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一、人在情境中二、问题解决三、能力四、任务第三节 以社会为导向的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一、人际网络二、增能三、性别视角四、批判视角第三章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节 开始阶段一、接案二、需求评估三、制订计划四、布置任务第二节 中间阶段一、评估任务实施情况二、评估问题改变状况三、调整服务目标四、布置新任务第三节 结束阶段一、评估服务效果二、巩固服务成效三、处理离别情绪四、做好跟进服务第四章 社会工作常用方法与技巧**节 个案工作一、个案倾听技巧二、个案回应技巧三、个案提问技巧四、个案情绪疏导技巧第二节 小组工作一、小组招募技巧二、小组破冰技巧三、小组沟通技巧四、小组讨论技巧第三节 社区工作一、社区需求评估技巧二、社区活动规划技巧三、社区会议组织技巧四、社区骨干培育技巧第四节 社会工作项目一、项目需求评估技巧二、项目活动规划技巧三、项目活动延展技巧第五章 社会工作督导、研究和管理**节 社会工作督导一、社会工作督导与实务二、社会工作者情绪支持与督导三、社会工作者专业成长与督导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与督导第二节 社会工作研究一、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二、服务设计与研究三、服务过程与研究四、服务成效与研究-第三节 社会工作管理一、社会工作管理与实务二、社会工作者与管理三、志愿者与管理四、项目运行与管理第六章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节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一、价值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实务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四、社会工作专业核心价值观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基本内容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与实务四、自决与局限五、尊重与冲突六、保密与责任第七章 社会工作主要实务领域**节 按年龄特征划分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一、儿童社会工作二、青少年社会工作三、老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按人群特征划分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一、妇女社会工作二、残疾人社会工作三、矫正社会工作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第三节 按场域特征划分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一、家庭社会工作二、学校社会工作三、社区社会工作四、医务社会工作五、企业社会工作后记

封面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书名: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作者:童敏

页数:247

定价:¥45.0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08750941

PDF电子书大小:9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社会工作基础知识》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