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法律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指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全过程中,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就危害、风险、风险相关因素和风险认知在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产业界、学术界和其他感兴趣各方中进行的互动式交流。我国《食品安全法》第23
条原则上确立了风险交流的基础性法律制度,但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也仍属薄弱环节。因此,本书无论对实践还是学术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书在系统研究国外风险交流制度的产生背景、学科发展、立法和相关制度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风险交流的现状,提出法律与政策建议,为各级政府食品药品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食品药品安全法律研究”[课题编号CLS(2014)B05,主持人孙颖教授]的主要成果,课题鉴定等级为优秀。本书也获得了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
]
作者简介
[
孙颖,女,法学博士,生于1966年10月,汉族。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经济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经济法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有:民商法、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知识产权法。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的立法修改工作。曾于《中国法学》《法学》《政法论坛》《法学评论》《现代法学》等权*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万字;著有《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
]
目录
**章 绪论一、研究的意义二、国外研究情况三、国内研究情况四、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章 风险交流的概念及制度演进一、风险概述二、风险交流与政府管理危机三、风险交流在国际层面的应用与发展第三章 风险交流国别制度研究一、美国风险交流制度二、欧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三、德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体系四、澳大利亚风险交流制度五、其他国家风险交流制度第四章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状况与法律规制框架研究一、我国的信息发布制度与风险交流状况二、风险交流的理论视角及立法解读三、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原则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法律规制框架第五章 影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因素与制度完善建议一、影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制度因素二、影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社会心理因素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法律制度与政策建议结 论参考文献致 谢
封面
书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法律制度研究
作者:孙颖
页数:未知
定价:¥56.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9383766
PDF电子书大小: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