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历程-运动防御
节选
[
打响汉江南岸防御战1951年1月,自从第三次战役结束以后,志愿军转入休整。 这几天,彭德怀一直在考虑志愿军下一阶段的作战问题。忽然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敌人发起了全面进攻!”志愿军总部立即下达命令,要求各军立即进行作战准备,集中足够兵力,对进犯之敌予以重创!“联合国军”方面,在三次战役失败以后,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总司令麦克阿瑟在总结志愿军的作战特点时,他说:“志愿军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进行纵深穿插。他们总是插入我军的纵深发起攻击,中国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非常熟练充分,比美军士兵强多了。他们习惯于在夜间作战,常常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志愿军的供应还可以,步兵训练优良,携带的小型武器和轻便装备比较多志愿军的弱点是,几乎没有起支援作用的空军,而且大炮、高射炮、运输和交通设备等方面都特别缺乏。 ”中国的军事力量缺乏工业基地,甚至连建立维持和运用普通海军所需要的原料也缺乏。它无法供应顺利进行地面战斗所必需的装备,如坦克、重炮和战争中已被使用的其他科学发明。”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根据志愿军的这些作战特点,研究部署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 首先,针对第八集团军相当多的官兵已经失去了胜利的信心,牢骚满腹、颓废不振、不思进取,甚至还出现了逃兵的情况,他要设法迅速扫除“联合国军”的失败情绪,恢复部队的荣誉和士气。 于是,李奇微调整了美军的人员任用,对一些执行命令不坚决的军、师长予以撤职,他还让陆、海、空三军相互学习交流,以求提高整个部队的战斗能力。 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李奇微仍然不敢贸然行动。经过两天挖空心思的考虑,他决定采取“狼狗行动”。 李奇微对“联合国军”的指挥官们说:“见过狼狗吗?那么就向它学习吧!像狼狗那样趁共军不备之时凶狠地咬上去,如果遭到共军的激烈反抗就灵活地跑开。反复多次,直到把他们弄得筋疲力尽、暴露行踪为止,这就是‘狼狗行动’的目的。”接下来,李奇微又想出了个更狠的招数,他让空军把目标锁定志愿军的后方运输线。命令空军炸毁朝鲜北部通往中国的桥梁,直接轰炸志愿军的车辆和囤积物资。 李奇微的“狼狗行动”给志愿军的后勤供应造成了很大障碍,这引起了彭德怀的忧虑。 李奇微对“狼狗行动”感到很满意。通过试探性的进攻,他认为志愿军的*大弱点就是后勤供应严重不足。 他发现志愿军由于粮食弹药供应不上,每次攻击只能持续一周,是典型的“礼拜攻势”。同时,志愿军缺乏重型武器装备,很难抵挡美军坦克、飞机、重炮等武器的立体进攻。 鉴于以上认识,李奇微决定采取“磁性战术”和“火海战术”,对志愿军发起全面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决定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有计划地后退,待“联合国军”一部态势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翼侧威胁西线“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以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 彭德怀立即致电第五十军、第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和第四十二军一二五师。他指出:你们此次位于汉江南岸,保持桥头阵地,保证和掩护志愿军主力进行休整补充。你们这一任务是艰苦的,但又是光荣的,相信你们一定有信心完成。现提出注意事项,注意工事构筑,并合乎战术和隐蔽的要求;由军至营要完成周密的通讯联络;组织严密的警戒观察与灵活的侦察袭扰,随时改变自己的对策,不使敌人摸着我之规律;汉江需架几座便桥,保持后方交通安全。 ……
]
内容简介
[
《共和国的历程·运动防御:志愿军发起第四次战役》主要讲述志愿军发起第四次战役的故事和发展过程。 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经过二十一天的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与横城地区的反击作战,和六十二天机动防御作战,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七万八千余人,掩护了中国新入朝部队的开进,集结和展开,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赢得了时间,并初步取得了在优势装备之敌进攻面前实施防御作战的经验。
]
目录
一、南岸阻击战打响汉江南岸防御战夜袭水原城十八勇士喋血高地防御修理山激烈争夺白云山能攻能守的第四连机枪打飞机封锁美军的交通线二、东线反击战彭德怀决定攻打横城横城战役拉开序幕一一八师出奇制胜掐断敌军南逃之路漂亮的阻击战斗主动撤退砥平里制定轮番作战计划三、运动防御战转入全面防御让美军爬着过来主动撤离汉城二十六军的顽强阻击战全面扼制美军攻势
封面
书名:共和国的历程-运动防御
作者:周广双
页数:119
定价:¥15.8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16
ISBN:9787509410868
PDF电子书大小:5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共和国的历程-运动防御》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