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
节选
[
胡熠著的《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海西求是文库》在比较分析美、法、澳等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机制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国情,以闽江流域为例,探索了我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政策思路,以期为深化我国流域管理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
本书特色
[
胡熠著的《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海西求是文库》在比较分析美、法、澳等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机制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国情,以闽江流域为例,探索了我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政策思路,以期为深化我国流域管理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流域生态系统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出发,揭示了流域生态系统蕴含的复杂利益关系,分析了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结构及其多元主体的行为特征,比较了科层机制、市场机制、资助治理机制和网络治理机制等流域治理制度的内容、技术条件及运行绩效,比较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机制的具体实践,并以闽江流域的治理为例,探索了我国构建流域区及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和政策思路,为深化我国流域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思路。
本书作者胡熠。
]
作者简介
[
胡熠,1974年11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现为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系从事访问学者研究。
从2004年开始从事流域公共治理问题的跟踪研究,10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8)、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项目(2008)、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6)、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0)等有关流域公共治理的各类项目8项,发表相关系列论文20余篇。
]
目录
**章 导论**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一 研究现状二 文献综述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一 研究思路二 主要内容三 研究方法第四节 理论创新与研究不足一 理论创新二 研究不足第五节 重要概念辨析和界定一 利益二 水资源三 水污染第二章 流域生态系统及其利益结构**节 流域生态系统的经济属性一 流域生态系统具有三重经济属性二 流域生态资本经营的循环公式与主要特征第二节 流域生态系统所蕴含的利益关系一 流域生态利益关系的主要内容二 流域生态利益关系的多维度考察三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关系的特征第三节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一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含义二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构成三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第三章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比较与选择**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的现实依据一 流域生态资源的公共池塘资源属性二 流域生态资源公共产权制度残缺第二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类型与比较一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类型与特征二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比较分析三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主导机制的选择第三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一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人性假设二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理论基础三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第四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价值导向一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的基本原则二 各种度量指标的运用及其优缺点评价三 度量标准的具体化:原则与思路第四章 流域多层治理与生态利益纵向协调**节 我国流域科层治理结构及其政策体系一 流域科层制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二 我国流域科层治理的政策体系三 我国流域科层治理的碎片化及其困境第二节 流域多层治理下的政府间纵向利益协调一 建立流域多层治理结构的现实依据二 建立流域多层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三 完善流域多层治理的责权利分配机制第三节 流域多层治理下地方政府行为偏差及其矫治一 流域多层治理下地方政府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二 流域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三 流域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矫治第五章 流域区际伙伴治理与生态利益横向协调**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区际生态利益协调一 实施流域综合开发是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二 流域综合开发中的行政区际利益冲突及其根源三 流域综合开发中的行政区际协调机制构建第二节 流域区际水资源配置与生态利益协调一 当前我国流域区际水资源行政配置的现状二 流域水资源行政配置中的区际生态利益失衡三 流域水资源配置中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第三节 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与生态利益协调一 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依据及意义二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主导模式:准市场模式三 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第四节 流域跨界水污染赔偿与生态利益协调一 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二 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三 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的运行机制第六章 流域公私伙伴治理与生态利益府内协调**节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问的伙伴关系一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伙伴治理的动力机制二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伙伴治理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三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伙伴治理的政策导向第二节 产业生态化演进中的企业间伙伴关系一 生态产业园区:企业间伙伴关系的组织载体19l二 水资源循环中企业间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三 基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间伙伴关系构建第三节 城镇污水处理的公私伙伴关系一 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公私伙伴关系的现实依据二 城镇污水处理公私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三 城镇污水处理公私伙伴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第四节 政府与第三部门的伙伴合作关系一 流域治理中第三部门参与的地位和作用二 流域治理中第三部门参与的现状与问题三 流域治理中第三部门参与机制创新的路径第七章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比较与借鉴**节 美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一 科罗拉多流域州际水权自主型协调机制二 卡茨基尔流域州际水权市场型协调机制三 田纳西流域一体化管理机制第二节 澳大利亚流域州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一 以州际协议形式实行流域协商管理二 设立跨州的流域管理机构三 实施政府与社区的伙伴合作机制四 探索跨州的水权交易机制第三节 法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一 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多层级治理结构二 形成水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民主协商机制三 实行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四 注重利用经济杠杆调节 利益关系第四节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经验与启示一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经验二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主要启示第八章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构建:以闽江为例**节 闽江流域管理碎片化体制与区际生态利益失衡一 闽江流域管理体制及其碎片化特征二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失衡的主要表现三 构建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现实意义第二节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探索及其缺陷一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的政策脉络二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特点三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缺陷第三节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机制构建的思路与对策一 完善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的运行机制二 建立和完善流域区际伙伴治理机制三 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伙伴合作机制四 小结第九章 研究结论附录1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标准探析一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的现实依据二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测算办法的比较与选择三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资金的测算四 结论附录2 居民生态支付意愿调查与政策含义:以闽江下游为例一 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简述二 闽江下游生态环境状况与cvm调查问卷设计三 调查结果分析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附录3 闽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表附录4 闽江流域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调查表参考文献记
封面
书名: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
作者:胡熠 著
页数:337
定价:¥79.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9750506
PDF电子书大小:7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