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后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
本书面向近年来日益广泛开展的立法后评估工作实践,考察全国各个地方、各类机关开展同类工作的探索和创新经验,讨论立法后评估的职能定位、实施主体、启动条件、评价标准、评估方法等各种理论问题,借以深化对立法后评估的理论认识,推进立法后评估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进程。本书作者既有长期从事立法后评估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也有实际从事立法后评估工作的立法工作人员,还有身兼二职的学者型官员。
]
内容简介
[
《立法后评估的理论与实践》面向近年来日益广泛开展的立法后评估工作实际,考察全国各个地方、各类机关开展同类工作的探索和创新经验,讨论立法后评估的职能定位、实施主体、启动条件、评价标准、评估方法等各种理论问题,借以深化对立法后评估的理论认识,推进立法后评估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立法后评估的理论与实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各章节的撰稿人既有长期从事立法后评估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也有实际从事立法后评估工作的立法工作人员,还有身兼=职的学者型官员。集三方面的努力,《立法后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和讨论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有理论的前瞻性。
]
作者简介
[
刘作翔,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教授,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台作导师,《环球法律评论》杂志主编。
冉井富,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与立法效果评估”项目执行研究员。
]
目录
导 论 迈向常态化、规范化的立法后评估**章 立法后评估的理论思考 1.关于立法后评估的思考 2.地方立法后评估的立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构建研究 4.立法后评估方法论研究 5.西方的立法评估制度第二章 立法后评估的实践探索 1.上海市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实践经验 2.上海地方立法后评估的总结和完善研究 3.以实施效果检验立法质量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立法后评估回顾总结 4.地方立法后评估的实务研究 ——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立法后评估为例第三章 立法后评估报告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科学技术进步法》 有关制度立法后评估主要情况的报告 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有关制度 立法后评估主要情况的报告 3.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立法后评估的报告 4.《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立法后评估报告 5.《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立法后评估研究报告 6.《重庆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 7.《重庆市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 8.《重庆市城乡居民*低生活保障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 致 谢
封面
书名:立法后评估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刘作翔
页数:426
定价:¥98.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09753422
PDF电子书大小:6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立法后评估的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