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总论
本书特色
[
本书系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成果,由社会学所李培林担任课题负责人。全书共分七篇二十七章,从理论到方法、从历史到现状、从微观到宏观、从总体到具体,全面梳理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其涵盖面之广,内容之全前所未有,堪称一部社会工作的百科全书。无论对于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推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作者简介
[
王春光,男,1964年3月出生,温州永嘉人。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应用社会学,一直从事农村社会发展、农村流动人口、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海外移民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的研究。出版了《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中国城市化之路》、《巴黎的温州人》、《中国农村社会分化和农民负担研究》等专著,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中国人口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2年在山东师范毕业大学附中高中毕业。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后考取出国留学生,到北京语言学院集中学法语。1983年赴法留学,1984年获得法国里昂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88年与夫人一起回国,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城乡社会学研究室。1989年晋升副研究员,1990年任工业社会学研究室主任。1992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并享受政府特贴。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生院社会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组织、社会结构变迁、发展评估和社会分层。主要著作有:《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村落的终结》《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和谐社会十讲》《当代中国民生》《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李培林自选集》《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就业与制度变迁》、《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乡镇企业社会交换论》《现代西方社会的观念变革》等。
]
目录
导 论 社会工作、社会治理与中国经验/1 一 我国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体制的基本特征/3 二 巨大社会变迁对社会治理体制提出的挑战/4 三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6 四 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载体/9 五 创新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工作/11**篇 理论和发展**章 社会工作内涵和领域/16 **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17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领域和功能/22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8第二章 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和走向/33 **节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历史/34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当前发展(2002年至现在)/41 第三节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50第三章 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流派/56 **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文献和形成/57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流派/59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分类/65 第四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67第二篇 制度与人才第四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伦理/70 **节 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及其作用/71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起源及发展/72 第三节 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75 第四节 有关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研究/78 第五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81第五章 社会工作制度/90 **节 社会工作制度:涵义、环境设置与变迁/91 第二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制度比较/96 第三节 我国社会工作制度的建构/106第六章 社会工作人才/114 **节 社会工作人才的概念/115 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现状/120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124第三篇 社会工作方法第七章 社会个案工作/130 **节 个案工作概述/131 第二节 个案工作的规范与要求/135 第三节 个案工作过程/139 第四节 个案工作技巧/148第八章 社会小组工作/160 **节 小组工作概述/161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模式/163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过程/167 第四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技巧/172 第五节 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181第九章 社区工作/184 **节 什么是社区/185 第二节 社区工作概述/188 第三节 社区工作模式/192 第四节 我国的社区与社区工作/201第十章 社会工作行政/209 **节 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210 第二节 社会工作行政的学科知识体系/214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建构/222第四篇 社会工作:面向个体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230 **节 社会救助及相关概念/231 第二节 历史上的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233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现状/235 第四节 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功能耦合/238 第五节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在社会救助中的运用/239第十二章 医疗社会工作/246 **节 医疗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247 第二节 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务模式/250 第三节 医疗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意义/256第十三章 矫正社会工作/263 **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内涵、理念及意义/264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国际经验/268 第三节 实务研究:我国矫正社会工作的实践/272第五篇 社会工作:面向群体第十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278 **节 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工作/279 第二节 我国的老龄化与老年福利制度/281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领域/284第十五章 儿童社会工作/294 **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涵义/295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297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预防性儿童福利服务/300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补偿性儿童福利服务/307 第五节 社会工作与保护性儿童福利服务/313第十六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320 **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对象的建构/321 第二节 残疾人权利发展与残疾人社会工作/323 第三节 中国残疾人概况/325 第四节 中国残疾人服务/327 第五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模式探索/329第十七章 流动人口社会工作/334 **节 中国的流动人口问题/335 第二节 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339 第三节 中国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发展的模式选择/344第十八章 移民社会工作/349 **节 移民与社会融入/350 第二节 移民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模式选择/356 第三节 我国移民社会工作的发展/364第六篇 社会工作:面向社会组织第十九章 家庭与社会工作/370 **节 什么是家庭/371 第二节 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373 第三节 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380第二十章 社区参与与社会工作/391 **节 社区参与/392 第二节 社区参与的利益相关方/395 第三节 社区参与的动力和原则/398 第四节 社区的参与式治理/403第二十一章 劳资关系与社会工作/413 **节 我国劳资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415 第二节 传统工作机制无法有效缓解劳资矛盾/417 第三节 工业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优势/421 第四节 工业社会工作介入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的路径/424第二十二章 灾害管理与社会工作/428 **节 灾害管理概述/429 第二节 灾害社会工作/434 第三节 中国的灾害社会工作/441第二十三章 农村社会工作/446 **节 农村社会工作概述/447 第二节 农村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460 第三节 农村社会工作技巧和服务内容/466 第四节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471第七篇 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第二十四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476 **节 社会福利及其功能和分类/477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483 第三节 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变化/486第二十五章 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492 **节 慈善事业概述/493 第二节 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499 第三节 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当代建构/504第二十六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509 **节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共生共存和相互关联/510 第二节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异同/515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关系/520 第四节 我国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互动的现实/523 第五节 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未来展望/528第二十七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531 **节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532 第二节 行政社会的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537 第三节 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540参考文献/544
封面
书名: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总论
作者:李培林
页数:580
定价:¥128.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09760222
PDF电子书大小:14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总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