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时代中国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
作者简介
[
杜受祜,1945年12月生,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人。196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研究员,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应对气候变化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区域经济、环境经济。先后主持过“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研究”“中国百县(市)跟踪调查?渠县调查”“巩固、提升四川省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效应研究”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靠前合作研究项目。出版过《四川近现代场镇经济志》《环境经济学》《农业大县的小康之路》《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效应研究》等专著。
]
目录
总论**章 气候变化的挑战及其应对**节 气候变化是科学认知问题第二节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第三节 气候变化是能源问题第四节 气候变化是国际政治问题第五节 气候变化是发展问题第六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机制第七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第二章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节 城市和城市化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第四节 城市与生态环境第五节 “三型”城市:中国城市绿色变革与转型的目标模式第三章 城市大气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节 中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趋势和特征第二节 大气环境污染对中国城市的影响和危害第三节 中国城市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的历程第四节 PM 2.5的防控第五节 城市大气环境治理保护的对策第六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保护第七节 治理城市大气环境的国际经验第四章 构建“三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节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指向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指向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以ECO2城市为目标第三节 “三型”城市评价的模型建立、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第四节 中国“三型”城市建设评价第五章 建设“三型”城市的国际经验**节 建设“三型”城市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第二节 国际上的理论探索与政策创新第三节 “三型”城市的能源第四节 “三型”城市的交通与运输第五节 “三型”城市的建筑第六节 “三型”城市的生活方式第七节 “三型”城市中承担社会环境责任的企业公民第六章 建设“三型”城市的国内实践**节 防灾减灾――建设气候安全型城市的宁波实践第二节 低碳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下的上海实践第三节 “中国电谷”――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转型的保定实践第四节 “两型”社会试验区――“三型”城市建设的武汉探索第五节 低碳消费模式――政府主导下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南昌探索第六节 绿色奥运――绿色北京的“三型”城市建设实践第七节 “三化联动”――欠发达地区城市灾后低碳重建的广元实践第八节 “森林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贵阳探索第九节 “花园城市”――中国特区新兴城市的深圳实践第七章 建设“三型”城市生产方式**节 城市生产方式转变: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第二节 核心内容: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三节 实现形式:推广城市循环经济第四节 要素保障:发展绿色能源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的建立――以资源型城市为例第八章 建设“三型”城市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节 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的重要性第二节 “三型”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目标选择第三节 “三型”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目标的实现路径第九章 建设“三型”城市政策体系**节 多元化政策工具选择和组合第二节 中国相关政策评述和国际政策借鉴第三节 建设“三型”城市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第四节 建设“三型”城市政策体系的区域差异第五节 参与式管理在“三型”城市政策体系中的应用第六节 建设“三型”城市的政策建议第十章 专题研究**节 把适应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的经验制度化第二节 借鉴日本东京“3?11”巨灾的教训,加强中国特色城市防灾减灾“生命线系统”建设第三节 区域联动治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第四节 发展低碳经济、落实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第五节 完善“低碳广元”模式,发挥其在区域发展中的示范引导作用第六节 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着力点,推进四川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第七节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后全球的减排态势以及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选择的建议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封面
书名:全球变暖时代中国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
作者:杜受祜
页数:461
定价:¥148.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09771877
PDF电子书大小:64MB
本文标题:《全球变暖时代中国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